第六章 组建局域网

局域网核心技术
有线以太网
无线局域网WLAN
共享式以太网
交换式以太网
VLAN技术
交换原理
转发方式
划分方法
802.11协议族
工作模式

一、核心概念

冲突域与广播域

概念定义设备影响技术控制典型设备
冲突域数据帧可能产生冲突的网络区域Hub扩大冲突域
易发生广播风暴
交换机隔离冲突域集线器、中继器
广播域接收相同广播消息的设备集合路由器隔离广播域VLAN分割广播域交换机、集线器
关键差异物理层概念(L1)数据链路层概念(L2)三层设备彻底隔离/

image.png

  • 广播域(第二层概念):接收相同广播数据包的节点集合。共享式 / 交换式以太网默认全节点属于同一广播域,VLAN 可分割广播域。
  • 冲突域(第一层概念):同时发送数据会产生冲突的节点区域。共享式网络中所有节点构成一个冲突域,交换式网络中每个端口为独立冲突域。

二、以太网核心架构

1. 共享式与交换式以太网对比

image.png

技术维度共享式以太网(集线器为中心)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为中心)
核心设备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
冲突域所有节点共享一个冲突域每个端口独立为一个冲突域
广播域所有节点共享一个广播域所有端口共享一个广播域(可通过 VLAN 分割)
通信方式半双工,CSMA/CD 必需全双工为主,通常无需 CSMA/CD
典型拓扑多级星形结构,冲突域随集线器扩展增大星型结构,每个端口独立通信路径
转发机制广播转发所有数据基于 MAC 地址表的精准转发
带宽特性共享带宽,总吞吐量固定独占带宽,总吞吐量 = 端口数 × 单端口速率

共享式交换网关键问题: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时,集线器向所有端口转发,引发广播风暴,冲突概率随节点数增加呈指数增长。

2. 交换机核心技术

交换原理与 MAC 地址表学习
  • MAC 地址表维护:默认 300 秒清除无效记录,交换机档次决定缓存大小(如 3COM3812 支持 16k MAC 地址)。
  • 地址学习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 转发过滤
    image.png
  • MAC地址表维护
2. 帧转发方式对比
转发方式工作原理优点缺点适用场景
直通式检查帧头 14 字节后立即转发延迟极小(纳秒级)无错误检测,不支持速率转换对延迟敏感的实时业务
存储转发接收完整帧并校验后转发错误检测,支持速率转换延迟较高(毫秒级)对数据完整性要求高的场景
无碎片转发读取前 64 字节,丢弃小于 64 字节的碎片帧兼顾速度与抗碎片无完整校验中等性能需求的通用场景
3. 交换机关键性能指标
指标定义示例:3COM3812 指标影响
背板带宽交换机总数据交换能力24 Gbps决定整机最大吞吐量
包转发率每秒转发数据包数量17.8 Mpps衡量高速数据处理能力
VLAN 支持虚拟局域网划分能力支持广播域分割与网络安全
传输速率端口支持的速率范围10/100/1000 Mbps适配不同设备的接入需求

三、VLAN技术架构

1. 技术本质三维度

45%30%25%VLAN核心价值广播域分割安全隔离灵活组网

2. 划分方法对比

VLAN实现技术矩阵

类型实现原理优势局限协议支持
基于端口固定端口绑定VLAN ID配置简单稳定移动设备需重配IEEE 802.1Q
基于MACMAC地址映射VLAN数据库设备移动自动跟随初始化配置复杂厂商私有协议
基于协议IP头部协议字段识别区分服务类型仅支持特定协议较少使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企业案例:某医院部署:

  • 财务系统:端口VLAN(安全隔离)
  • 移动医疗车:MAC VLAN(设备漫游)
  • IP电话:协议VLAN(Priority Tagging)

四、无线局域网深度扩展

1. 802.11协议族进化

IEEE 802.11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IEEE 802.11ac
频率2.4GHz5GHz2.4GHz2.4GHz2.4GHz /5GHz5GHz
最高传输速率2Mbit/s54 Mbit/s11 Mbit/s54 Mbit/s54Mbit/s和108Mbit/s

提速可达300~600Mbit/s
可达1Gbit/s
距离100m20~50m100~300m150m以上100m以上12-35m(室内)
成本
业务数据数据、图像数据、图像语音、数据

图像
语音、数据

图像
语音、数据

图像
特点速率第,传播距离较远速率高,价格高,传播距离短,且易受阻碍速率低,价格也低,传播距离远,且不易受阻碍速率高,距离远,且不易受阻碍,价格比802.11b贵速率最高,距离远,且不易受阻碍,但比802.11b贵速率高,距离近,且不易受阻碍,用于中短距离无线通信

2. 两种网络模式对比

模式架构特点设备要求适用场景典型拓扑
对等模式 (Ad-Hoc)无中心节点,终端直接互联仅需无线网卡临时小组、户外作业星型互联,无 AP 设备
基础架构模式 (Infrastructure)接入点 (AP) 为中心,连接有线网络AP + 无线网卡企业 / 家庭常态化网络AP

五、网络建设实例分析

题目:

(一)企业 Intranet 建设框架

1. 需求分析要点
  • 业务需求:10 个独立部门,2 栋建筑物,IP 地址 202.1.1.1/24
  • 技术需求:高速互联、广播隔离、安全控制、可扩展性
  • 约束条件:IP 地址有限,需合理子网划分
2. 拓扑结构设计
3. 核心技术方案
  • 拓扑结构:双层星型交换网络(核心层 + 接入层)
  • 骨干网:双千兆光纤链路聚合(提高带宽与可靠性)
  • Internet 接入:多端口高速专线
  • VLAN 技术:基于部门划分 VLAN(如部门 1-10 对应 VLAN10-20)
4. IP 地址分配方案
部门VLAN ID子网地址子网掩码可用 IP 范围网关
部门 110202.1.1.16/28255.255.255.240202.1.1.17-202.1.1.30202.1.1.16
部门 211202.1.1.32/28255.255.255.240202.1.1.33-202.1.1.46202.1.1.32
部门 1020202.1.1.160/28255.255.255.240202.1.1.161-202.1.1.174202.1.1.160

关键计算:/28 子网支持 14 个可用 IP,满足 10 个部门各 10 台以内设备的需求,保留部分地址用于扩展。


题目:某企业有2栋建筑物,10个独立部门,申请了IP地址202.1.1.1,欲组建Intranet请用所学知识构建网络并合理分配IP地址。

一、构建网络意义(简单需求分析)
Intenet应用平台
Intranet建设意义
可行性分析
二、网络设计(拓扑结构图)
image.png
三、核心技术分析
拓扑结构:双层星型交换网络
骨干网:双千兆光纤链路聚合
Internet接入技术:多端口高速专线
关键设备说明:应用服务器集群
VLAN技术:基于部门的虚拟网络
四、子网划分及IP地址分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