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萌芽,ENIAC、赛其SAGE系统
- 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的诞生,ARPANET,四个美国的学校做站点
- 第三阶段:计算机网络协议标准确定,计算机网络的国际标准化体系架构: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式系统互联,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时序三大部分组成,语法:指通信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语义:是对具体事件应法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时序: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只有TCP/IP协议允许与Internet完全的连接。
- 第四阶段:INTERNET国际互联建立,国际互联网通常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 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叫网络通信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他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四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一个地址。
1997年中国的四大骨干网
- CHINANET 中国通用计算机互联网
- CER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络
- CSTNET 中国科学技术网
- CHINAGBN 中国金桥信息网
- 四大网络用自己的线路连接到国际互联网,另一边,北京中国互联网交换中心实现国内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的关系
- 互联网包含因特网、因特网包含万维网。互联网(internet国际标准写法,i要小些!):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就叫互联网。因特网(Internet,大写I):成千上万台设备组成,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但使用TCP/IP协议的不一定是因特网,也可能是局域网,判断自己是否接入的是因特网,首先看自己电脑是否安装了TCP/IP协议,其次看是否拥有一个公网地址(就是私网地址以外的地址)。万维网(World Wide Web),只要应用层使用的协议是HTTP协议,就称为万维网
网络发展新时代的可能
- Virtual reality network 虚拟现实网络,虚拟现实是利用以现代告诉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设备、相应的软件系统和微电子传感技术模拟或创造出来的、与现实的真实世界相同、相似或不相似的仿真图景。
- Internet of Things 泛在的物联网络,物与物,物与人。
- Complex Network 复杂网络,是指具有自组织、自相似、吸引子、小世界、无标度中部分或全部性质的网络。
-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以数学模型模拟神经元活动,是基于模仿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而建立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以及很强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拥有强大的容错性。它可以实现仿真、预测以及模糊控制等功能。是处理非线性系统的有力工具。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
- 美国国家基金委的三级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企业网),美国政府后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私人公司经营,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
- 形成多层次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结构的因特网,到现在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多层次ISP结构的网络。
因特网的五个接入级
- 网络接入点NAP Net Aces Point
- 国家主干网(主干ISP)
- 地区ISP
- 本地ISP
- 校园网、企业网或PC机上网用户
Internet存在的问题 、 研制和建造新一代Internet
- 问题:地址空间太小、不能向用户提供所需的服务质量、安全和脆弱、缺乏容纳新标准和新协议的灵活性、未考虑移动设备与Internet的连接
- 新一代Internet:1 .NGI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下一代Internet计划 ),研究工作涉及协议、开发部署、高端试验网和应用演示。2.VBNS(Very Hign Bandwidth Network Service,超高宽带网络服务)3.Internet2,开发新一代因特网,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的设想,Interner2的建立不是为了取代因特网,也不是为普通用户新建另一个网络,而是为了用于教育和科研。
- 下一代Internet的特点:更大、更快、更安全、方便
- 中国建立了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ERNET2,全面支持IPv6协议的网络,连接了我国20个城市的25个核心节点,宽带达到2.5-10G字节/秒,并与欧、美、亚太地区的下一代互联网实现了高速互联。
计算机在我国网络的发展
- 20世纪80年代,公安等系统相继建立各自的专用计算机广域网,同时许多单位都纷纷组件局域网。
- 1989年11月,第一个共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
- 1989年,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立项
- 1993年9月,建成新的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
- 1994年4月20日,NCFC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标志中国真正加入到国际互联网行列之中
目前中国的九大网络,四大骨干网络不变新增的五个
- CSTNET 中国科技网:连接全国各地45个城市的科研机构
- CHINA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覆盖全国所有地州市,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全国联网工作基本完成
- CER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联网高校,已建成DDN(Digital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专线连接全国八大区网络中心的主干网
- CHINAGBN 中国金桥信息网 覆盖24个城市,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利用卫星信道组成骨干网,区域网和接入网主要利用微波或租用DDN、公众电信网等设施,有4个独立国际出口
- UNINET 中国联通计算机互联网,面向ISP和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 CNCNET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铺设的光缆网络连接多个城市
- CIETNET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是非经营性的、面向全国外贸系统事业单位的专业网络互联网
- CMNET 中国移动互联网,经营性互联网络、主要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 CGWNET 中国长城网,军队专用网络
中国高性能网络技术发展的主要表现
- 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ATM网络、高速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网络的发展
- 个人通信与个人通信网,以及移动、无线通信网,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地位与任何时间都能使用各种通信服务
- 最终实现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与有线电视网络的三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