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区
硬盘结构限制: 1、最多只能有 1个扩展分区 2、主分区 + 扩展分区 最多只能有4个 3、扩展分区不能写入数据,只能包含逻辑分区
二、格式化
高级格式化(Advanced Forma)又称逻辑格式化,它是指根据用户选定的文件系统(如FAT16、FAT32、NTFS、EXT2、EXT3、EXT4等),在磁盘的特定区域写入特定数据,以达到初始化磁盘或磁盘分区、清除原磁盘或磁盘分区中所有文件的一个操作。 高级格式化包括对主引导记录中分区表相应区域的重写、根据用户选定的文件系统,在分区中划出一片用于存放文件分配表、目录表等用于文件管理的磁盘空间,以便用户使用该分区管理文件。
三、目录挂载
/根分区或其他目录可单独指定硬盘空间(添加分区时,指定挂载点为该目录)。
文件系统结构:
必须分区:
/ 根分区(目录),存放系统命令和用户数据等(注: 如果下面挂载点(目录)没有单独的分区,它们都将在根目录的分区中)。 swap 交换分区,类似于windows的虚拟内存,作为SWAP使用的分区不用指定“Mout Point(载入点)”。(推荐:内存2倍,不超过2GB)
推荐分区:
/boot 启动分区,boot loader 的静态链接文件,存放Linux启动相关的程序(/etc、/bin、/sbin、/lib 和 /dev)。(推荐:200MB)
其他目录:
/home 用户目录,普通用户的数据 /tmp 临时文件,程序创建的临时数据 /usr 是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包含所有的用户程序(/usr/bin),库文件(/usr/lib),文档(/usr/share/doc),等等。这是文件系统中耗费空间最多的部分,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usr/local 自已安装程序安装在此 /var 所有的可变数据,如新闻组文章、电子邮件、网站、数据库、软件包系统的缓存等等,将被放入这个目录。一般的存放目录: WEB存放网页:/var/www,postfix 邮件的存放邮件:/var/mail;var/log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var/spool:存放一些邮件、新闻、打印队列等。 /opt 存放可选安装的软件 /bin 基本命令执行文件 /dev 设备文件 /etc 主机特定的系统配置 /lib 基本共享库以及内核模块 /media 用于移动介质的挂载点 /mnt 用于临时挂载文件系统或者别的硬件设备(如光驱、软驱) /proc 系统信息的虚拟目录(2.4 和 2.6 内核),这些信息是在内存中,由系统自己产生的。 /root root 用户的目录 /sbin 基本系统命令执行文件 /sys 系统信息的虚拟目录(2.6 内核) /srv 系统提供的用于 service 的数据 /usr/X1186 X-Windows目录,存放一些X-Windows的配置文件 /usr/include 系统头文件,存储一些C语言的头文件 /usr/src Linux内核源代码,Linux系统所安装的内核源代码都保存在此 /usr/bin 对/bin目录的一些补充 /usr/sbin 对/sbin目录的一些补充 /lost+found 这个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的。但是如果你正在工作突然停电,或是没有用正常方式关机,在你重新启动机器的时候,有些文件就会找不到应该存放的地方,对于这些文件,系统将他们放在这个目录下,就象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一个临时住所。
关于设备文件名
设备管理在 LINUX 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设备文件名由系统自动生成),对于硬盘、光驱等,IDE 或 SCSI 设备也不例外。 设备名从字母a或从数字1开始递增表示第1个,依次类推.. 而目录的设备名比较特殊,1~4 留给主分区!逻辑分区从5开始递增。
硬件设备文件名格式:
目录设备文件名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