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加载 js 脚本
- defer 属性:在 HTML 中通过设置 script 标签的 defer 属性来实现脚本的延迟加载,即脚本的下载与 HTML 的解析不会阻塞彼此,脚本会在 HTML 解析完成后才执⾏。defer是“渲染完再执行”,async是“下载完就执行”。
- async 属性:在 HTML 中通过设置 script 标签的 async 属性来实现脚本的异步加载,即脚本的下载与 HTML 的解析不会阻塞彼此,脚本下载完成后会⽴即执⾏,但脚本执⾏时可能会阻塞 HTML 解析。
<script src="test.js" async></script>
- 动态加载脚本:通过 JavaScript 动态创建 script 标签,并设置其 src 属性来实现脚本的异步加载,这种⽅式需要在脚本加载完成后⼿动执⾏脚本。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test.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 懒加载模式:在需要时再加载脚本,可以使⽤ jQuery 等库实现,或者通过⾃⼰编写的函数来实现。
- 让 JS 最后加载:将
<script>
放在⻚⾯内容的底部(即</body>
前),也就是让浏览器从上到下解析完 HTML 后再加载 JS 脚本⽂件,从⽽起到延迟加载的作⽤。 - 使⽤ Intersectionobserver API:可以在元素进⼊视窗时再加载脚本,实现延迟加载。
var 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function (entries) {
if (entries[0].isIntersecting) {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test.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
},
{ threshold: 0.5 }
);
var target = document.querySelector("#target");
observer.observe(target);
- setTimeout :设置⼀个定时器来延迟加载 JS 脚本⽂件。但是不好控制时间,不推荐使用。如果时间设置过⻓,会延迟⻚⾯的加载速度;如果时间设置过短,可能会在⻚⾯还没有完全加载完成时执⾏脚本,导致错误。
为什么 html 要在 body 的最后面
将 HTML 中的 <script>
标签放在 <body>
标签的末尾是为了提升网页的加载性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避免阻塞页面渲染:当浏览器解析 HTML 时,如果遇到位于页面顶部的
<script>
标签,浏览器会暂停解析和渲染,直到脚本加载并执行完毕。把脚本放在<body>
的末尾,可以让页面的其他内容(如 HTML 和 CSS)先加载并渲染,提升用户的体验。 -
页面元素的可访问性:有时脚本会操作页面中的 DOM 元素。如果脚本在 HTML 的头部或内容之前执行,页面的 DOM 还未完全构建,可能导致脚本无法正确找到或操作这些元素。将脚本放在页面底部可以确保 DOM 在脚本执行时已经完全加载。
-
减少感知延迟:如果脚本加载时间较长,放在头部会让用户觉得页面加载缓慢甚至卡住。而放在底部,用户至少可以先看到内容,减少等待的感知。
当然,使用 defer
或 async
属性也可以让脚本在不阻塞 HTML 渲染的情况下加载和执行。这些属性的区别在于:
defer
:脚本会在 HTML 解析完毕后执行,并且按顺序执行。async
:脚本在加载完后立即执行,可能会打乱执行顺序。
不过,如果没有特殊需求,放在 <body>
末尾仍然是一个常见且简单的优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