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搞工业网络的,估计都碰过这头疼事:办公室财务小姐姐追剧,生产线上的机器人立马就抖三抖;或者监控室的画面一卡一卡的,查了半天又不是带宽不够。其实啊,很多时候不是设备不行,是网络“没规矩”,所有数据挤在一个通道里,能不堵吗?
今天,我就以咱常用的邮科工业交换机为例,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聊聊VLAN划分这个“治堵神器”。放心,不整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就用户坊间的大白话,保你听完就能上手捣鼓。

一、VLAN?说白了就是“分房间过日子”
你想啊,以前没这概念的时候,所有设备,什么工控机、摄像头、员工电脑,都连在同一个交换机上,就像一大家子几十口人挤在一个大通铺里睡觉。晚上有人打呼噜、说梦话,全屋的人都别想消停。这在网络里叫“广播风暴”。
而VLAN(虚拟局域网)干的事,就是给这“大通铺”砌上墙,隔成一个个小单间:生产车间一个屋、视频监控一个屋、办公网络一个屋。每个屋里的人可以自己吵吵,但吵不到别的屋。想串门?可以,但必须经过门口的路由器这个“总管”批准才行。
工业环境尤其需要这个,为啥?因为你绝不能让一台办公电脑中毒,顺着网线就去干扰了正在控制生产的PLC,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二、手把手教你给工业交换机划VLAN(实战篇)
别怕配置,原理通了就简单。最常用、最稳当的就是基于端口的VLAN。你就把它理解成:你亲手决定交换机上哪个网口属于哪个“房间”。
第一步:谋定而后动——画张“网络户型图”
拿张纸,或者打开记事本,先规划好。别上来就瞎配,不然准乱。
举个栗子:
VLAN 10:起个名就叫生产网。把连接PLC、机器人控制器、HMI的交换机端口号记下来,比如是1-8口。
VLAN 20:起个名监控网。把连接摄像头、NVR录像机的端口号记下来,比如是9-16口。
VLAN 30:起个名办公网。剩下的17-24口,就给它。
看,是不是瞬间就清晰了?你的“户型图”就有了。
第二步:登录管理——开始“砌墙”
用电脑网线连上交换机的管理口,浏览器输入IP地址登进去。找到“VLAN”配置页面。
创建VLAN:点击“新建”,先把VLAN 10、VLAN 20、VLAN 30都创建好,把名字也写上,方便以后管理。
端口分配(最关键!):
在VLAN 10的成员设置里,把1-8号端口加进来,并把端口的类型(PVID)设置为Access(接入模式)。这意思就是说,这8个口是“生产车间”的专属入口,从这里进来的数据,自动打上“VLAN 10”的标签。
同理,把9-16口划给VLAN 20,模式也是Access。
剩下的口划给VLAN 30。
第三步:处理“走廊”——配置Trunk口
如果你的网络里不止一台交换机,比如车间还有另一台邮科交换机也需要接入这些VLAN,那连接两台交换机的那个端口,就不能是Access了,得设置成Trunk(干道模式)。
这个口像个“走廊”,允许打着不同标签(VLAN 10, 20, 30)的数据包通过,但他们会各走各的道,互不干扰。记得在Trunk口设置里,要“允许”这些VLAN通过。
第四步:验房——测试一下隔离效果
保存配置。重头戏来了:测试!
找两台电脑,一台插在VLAN 10的口上,一台插在VLAN 20的口上。然后互相ping一下对方的IP地址。
发现ping不通?太好了!这说明“墙”砌成功了,他们被完美隔离了。
再拿两台电脑,都插在同一个VLAN(比如都插在VLAN 10)的不同口上,再ping一下。
能ping通?完美!说明同一个房间内的通讯是完全正常的。
这一通一不通,就证明你配置成功了!
三、工业交换机划分vlan有啥好处?谁用谁知道!
网络丝般顺滑:广播域被缩小了,网络拥堵大幅减少,摄像头再也不卡了,机器人的指令响应更及时。
安全等级飙升:实现了天然的逻辑隔离。办公网出了病毒,只能在办公网里闹腾,想溜进生产网?没门!这比单纯靠软件防火墙实在多了。
运维效率翻倍:出了问题,排查范围瞬间缩小到某个VLAN内,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在整个网络里“大海捞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