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背景:能源管控的“破局”需求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双重压力下,企业能源管理正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 数据孤岛:供电、供水、燃气等能源数据分散于不同系统,人工统计误差率高,导致能耗分析滞后;
- 效率瓶颈:设备空转、管网泄漏等隐性浪费难以实时监测;
- 决策粗放:传统经验式管理缺乏数据支撑,节能改造投资回报率低。
御控物联网管理解决方案通过“感知-分析-决策-执行”全链路数字化,构建覆盖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助力企业实现能耗降低、管理效率提升的转型目标。
二、解决方案架构:四层协同打造智能能源中枢
1. 终端感知层:全要素数据采集,构建能源“数字孪生”
- 供电系统:御控网关支持对接智能电表、电流互感器,可实时采集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100+参数,支持Modbus等50+工业协议,兼容西门子、施耐德等主流PLC设备;
- 供水系统:御控网关支持对接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质监测仪,监测流量、压力、余氯等指标;
- 燃气系统:通过御控网关对接智能气表与超声波流量计,采集燃气瞬时流量、累计用量及压力波动,支持与SCADA系统无缝对接;
- 环境感知:御控网关支持对接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结合生产计划动态调整空调、照明能耗。
2. 网络传输层:多模通信+边缘计算,实现“低延时、高可靠”
混合组网:采用4G/LoRa无线传输与以太网有线传输结合,适应厂区复杂环境;
边缘计算节点:御控工业智能网关内置AI算法模型,可在本地完成:
数据清洗:过滤异常值(如电压突降30%触发预警);
简单控制:根据压力阈值自动启停水泵;
协议转换:将Modbus数据转换为OPC UA格式,供MES系统调用。
安全加固:通过AES-256加密传输、设备认证与防火墙技术,确保数据零丢失;支持断点续传,网络恢复后自动补传历史数据。
3. 平台决策层:AI驱动的能源优化引擎
三维可视化看板:构建厂区能源拓扑图,实时展示供电、供水、燃气的时空分布与动态变化,支持钻取式分析至设备级能耗详情(如单台空压机单位产气能耗);
能耗对标分析:自动生成设备能效评级报告,识别低效设备;
预测性维护:提前预警电机轴承磨损,结合工单系统自动派发维修任务;
碳排核算:实时计算供电、供水、燃气的碳排放量,生成月度/年度碳排报告,支持碳交易市场对接。
4. 应用执行层:多端协同与闭环控制
移动管理APP:支持手机/平板实时查看报警信息、控制泵组启停,暴雨预警时一键启动全市排水泵站;
批量操作:可同时调控数百台设备,如根据生产计划动态调整电炉用电功率;
系统集成:开放API接口,与ERP(成本核算)、MES(生产计划)、OA(工单审批)等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决策。
三、核心功能:从“被动监测”到“主动优化”
1. 实时监控与动态调频
供电调度:动态展示进线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核心数据,支持自定义阈值告警;
供水优化:根据用水高峰低谷自动调节加压泵频率,结合管网压力反馈实现恒压供水;
燃气安全:监测燃气泄漏浓度,超标时自动关闭阀门并推送报警信息至负责人手机。
2. 水质安全全流程追溯
在线监测:记录余氯、pH值、浊度等参数变化曲线,生成符合检测报告;
异常联动:当余氯超标时自动启动加氯泵,并关闭问题区域供水阀门;
3. 设备健康管理与寿命预测
振动分析:监测水泵、电机轴承振动频谱,提前预警磨损故障;
电流波动监测:通过电机电流曲线判断过载、堵转等异常;
寿命预测:基于历史数据预测阀门、管道等关键部件剩余寿命,优化备件库存。
4. 碳排管理与绿色认证
碳排监测:实时计算供电、供水、燃气的碳排放量,生成月度/年度碳排报告。
四、典型应用场景与价值验证
场景1:老旧厂区智能化改造
案例:某20年历史纺织厂通过御控网关实现设备互联,将供电数据监测频率从每小时1次提升至每5秒1次;
成效:人工巡检频次从每日4次降至每周1次,故障发现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秒级,年运维成本降低40%。
五、方案优势:构建“安全、高效、低碳”能源体系
降本增效:通过精准用能分析与自动化控制,降低能源成本,投资回收期缩短;
合规运营:实时监测功率因数、需量等关键指标,避免因超容量用电导致的罚款风险;
管理变革:从“人工巡检+经验决策”转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管理效率提升;
生态开放:支持对接政府监管平台、第三方ERP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在“双碳”目标与新型工业化战略驱动下,御控物联网管理解决方案正助力企业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现代能源管理体系,推动行业向“无人值守、零碳运行”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