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图书馆”(西班牙语:La biblioteca de Babel,又译作《通天塔图书馆》)是阿根廷著名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于1941年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收录于其作品集《小径分岔的花园》中。 [1][2]
故事梗概与概念
这部小说构想了一个宇宙即图书馆的宏大概念。这个图书馆由无数个六边形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是格式相同、页数固定的书籍。这些书籍包含了所有可能的字符组合,包括句号、逗号、空格以及22个字母(在一些版本中是25个字符,包括22个希伯来字母、句号、逗号和空格)的随机排列组合。 [1][3]
这意味着,理论上,这个图书馆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知识,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任何已知或未知的书籍,甚至同一本书的所有翻译版本和略有错误的版本。 [1][4] 然而,由于绝大多数书籍的内容都是毫无意义的随机字符组合,因此在其中找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使得图书馆的居民们陷入了绝望、迷信甚至疯狂。 [1][5]
哲学与主题
《巴别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奇幻故事,更是一部深刻的哲学寓言,探讨了无限、宇宙秩序、知识的本质、语言的意义以及人类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的困境。 [1][2]
- 无限与秩序: 小说中的图书馆是无限的,但其内部的书籍排列却是随机的,这引发了对宇宙是否存在终极秩序的思考。 [1][3]
- 知识的价值: 尽管图书馆包含了所有知识,但由于其庞大和无序,使得有用的信息被淹没在无意义的噪音中,从而失去了其价值。 [1][5]
- 语言与意义: 小说暗示了语言和文字的本质,即所有信息都由有限的符号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 [4][6]
- 人类的困境: 面对无限的可能性和混乱,图书馆的居民们表现出各种反应,从绝望自杀到形成邪教,反映了人类在面对无法理解的宏大系统时的无助与挣扎。 [1][6]
影响
《巴别图书馆》对后世的文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有人认为,博尔赫斯在1941年构想的这个图书馆,与现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如ChatGPT)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者都涉及通过有限的元素生成海量信息。 [4]
此外,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子游戏《The Library of Babel》,这是一款2D平台潜行冒险游戏,讲述了人类灭绝2万年后,机器人在一个未来巴比伦丛林中探索图书馆秘密的故事。 [7][8]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