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仓储与物流自动化需求的迅猛增长,四向穿梭车作为核心搬运设备,正逐步成为构建高密度存储系统的关键一环。在这一赛道上,中国本土企业不断崛起,产业生态逐渐成熟,已形成以“设备厂商—系统集成商—机器人厂商—货架配套”为主的多层次角色分工。
本文将从不同角色出发,梳理当前国内四向穿梭车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与发展格局,为行业从业者与采购方提供全面参考。
一、专注型四向穿梭车制造商
这一类企业以四向穿梭车硬件研发制造为核心,部分具备调度系统开发和整线输出能力,深耕某类产品或场景应用。
智库智能
成立时间:2017年 | 总部:江苏苏州
专注于托盘仓储机器人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交 付,拥有机器人本体、业务系统、核心算法、交付系统等全价值链研发能力,应用覆盖冷链、医药、电商等多个行业。
哥伦布智能
成立时间:2007年 | 总部:上海
具备十余年穿梭车研发经验,PTR系列产品广泛适配各类物流场景。
智芯科技
成立时间:2018年 | 总部:湖北黄石
主打ASR货架机器人,聚焦机器人自主存取方向,强调设备智能化。
智世机器人
成立时间:2019年 | 总部:上海
产品涵盖标准型、重载型、超薄型及定制化四向穿梭车,适配多元场景。
牛眼智能
成立时间:2018年 | 总部:江苏苏州
专注机器人化托盘搬运设备,注重结构设计与场景灵活性。
二、系统集成服务商
此类企业不仅具备四向穿梭车应用经验,更擅长打通输送线、立库、WMS/WCS等系统,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北自所科技(北京)
成立时间:2002年
拥有较强的集成交付能力,服务对象多为大型制造及军工企业。
凯乐士科技(浙江)
成立时间:2016年
聚焦穿梭车与立库系统融合,具备自主研发和现场实施能力。
伍强智能(北京)
成立时间:2018年
以箱式四向车为核心,延伸至物流系统集成服务。
兰剑智能(山东济南)
成立时间:2001年
产品涵盖料箱与托盘穿梭车,集成能力与项目落地经验丰富。
井松智能(合肥)
成立时间:2007年
聚焦智能立库,具有完整的穿梭车与输送系统部署能力。
中鼎科技(合肥)
成立时间:2003年
在汽车零部件、烟草等行业有诸多穿梭车+立库成功案例。
三、机器人平台厂商
这类厂商通常从移动机器人起步,进入托盘搬运领域,强调算法、调度系统与软硬件融合。
极智嘉(Geek+)
成立时间:2015年 | 总部:北京
具备穿梭车产品线,与料箱类机器人协同调度,是全球布局较早的国产机器人品牌。
旷视科技(Megvii)
成立时间:2011年 | 总部:北京
依托AI视觉算法背景,切入四向穿梭车市场,推动设备智能升级。
励微机器人
成立时间:2019年 | 总部:深圳
聚焦托盘搬运机器人,强调控制精度与模块化设计。
音锋机器人
成立时间:2012年 | 总部:上海
具备料箱与托盘四向车产品线,是早期市场化应用较广的企业之一。
临工智科
成立时间:1997年 | 总部:山东临沂
背靠临工重机,结合制造基因,形成自研+落地的闭环体系。
四、配套类仓储货架厂商
穿梭车系统的性能表现高度依赖于货架结构设计,部分货架厂商也向设备端延伸,实现硬件+系统一体化。
上海精星仓储
成立时间:1999年
提供穿梭车配套货架,并具备托盘四向车方案输出能力。
南京华德仓储
成立时间:1998年
聚焦高位货架与智能设备的结合,适配不同存储深度与承重场景。
欧标智能
成立时间:2016年 | 总部:南京
以四向穿梭车+货架一体化为亮点,注重系统部署的匹配性。
五、未来趋势展望
中国四向穿梭车市场正从“设备为王”向“系统为核”演进。具备软硬件协同研发、跨行业交付能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随着六向穿梭车、多层穿梭车等创新产品问世,行业正在迎来技术演进与产业升级的黄金窗口期。
四向穿梭车技术的发展不仅重塑了仓储自动化的模式,也正在重构整个物流产业的效率边界。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市场不断细化,未来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交付能力、系统稳定性和全球服务网络的比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