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全面市场化与高度波动的新常态
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持续快速下降,全球光伏装机容量自 2022 年突破 1 TW 后,仅两年又新增 1 TW,并正向第三个太瓦级迈进;新能源已成为增量主力,但出力具有先天波动性,实时电价也因此更为剧烈。与此同时,中国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正在将电力体制由配额-调度模式转向统一的现货化交易体系,中国计划 2025 年底前正式上线全国统一电力交易市场,标志着“价格信号主导”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中,储能若不能动态响应价格与新能源波动,就难以充分兑现其系统价值。
2 挑战:碎片化节点与系统稳定
-
碎片化 —— 分布式光伏与海量风机形成数以百万计的“弱电源节点”,单点规模小、预测误差大;
-
价格高度波动 —— 现货电价在单位小时甚至 15 分钟周期内可出现数倍波幅,传统“日内一充一放”套利逻辑被打破;
-
系统稳定性缺口 —— 同步机退役导致惯量、电压支撑与短路容量不足,仅靠“跟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