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引论

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回顾一下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对于这一章,我们重点是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作用、类型、特征、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结构。。。

 操作系统的目标

 1.方便性  

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系统更容易使用。 ——用户的观点

2.有效性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系统管理人员的观点

3.可扩充性

 操作系统能适应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及应用发展(新增或修改功能和模 块)要求。无结构--模块化结构--层次化结构--微内核结构  ——发展的观点

4.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系统能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 标准。 ——兼容性的观点

操作系统的作用

 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操作系统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扩充机器、虚拟机器)

        操作系统是铺设在计算机硬件上的多层次软件的集合,它们 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能,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具体细节, 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多个层次的抽象模型。 

        不仅可在底层对一个硬件资源加以抽象,还可以在高层对该 资源底层已经抽象的模型再次进行抽象,成为更高层的抽象 模型。随着抽象层次的提高,抽象接口所提供的功能就越强, 用户使用起来也越方便。

1.2单道批处理系统

在内存中只存放一道作业的批处理系统称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特征

     (1)自动性

  磁带上的一批作业能自动地逐个地依次运行,无需人工干预。

    (2)顺序性

  磁带上的各道作业是顺序地进入内存,完成顺序与进入内存顺序相同。

    (3)单道性

  内存中只有一道程序运行。

 

缺点

系统中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 内存仅有一道用户程序
  • I/O设备速度低
  • CPU利用率低(空闲)

 1.3多道批处理系统

优点

资源利用率高:CPU、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较高。

系统吞吐量大: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总量大。

缺点

用户交互性差:整个作业完成后或中间出错时,才与用户交互,不利于调试和修改。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长:短作业的周转时间显著增长。

1.4分时系统

特征

多路性

  宏观上多个用户同时工作,微观上多个终端轮转时间片。

独立性

  每个用户一台终端,互不干扰,感觉像一个人独占计算机。

及时性  

用户请求应尽快得到响应(1-3秒)。

交互性

  用户可通过终端与系统进行广泛的人机对话。

缺点

作业/用户优先级相同,不能优先处理紧急任务

1.5实时系统

        系统能及时(实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要求:

  • 响应时间短
  • 系统可靠性高

系统的正确性取决于:计算的逻辑结果、产生结果的时间 

1.6并发

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时间点)发生;(多核CPU)-->同时出发、同时执行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时间段)发生。(单核)-->同时出发、交替执行。

并发执行:

宏观上在一段时间内有多道程序在同时运行;

在微观上,这些程序是在交替执行的(单处理机)。

程序并发执行——进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