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Doc:艺术研究的实验性存档与工具
1. 引言
记录一部音乐作品意味着什么?最常见的方式或许是录制演出,但从作品的实际呈现到录制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本文将通过介绍一种记录音乐作品创作结果及过程的方法,间接探讨这一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的艺术研究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是:导向音乐作品最终版本的创作过程,包含着对演奏者、听众以及试图理解整个艺术创作过程的研究活动都有价值的信息。这一原则也指导了当前项目的研究,因此,作品是创作曲、即兴演奏还是对音乐作品的诠释,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
然而,尽管记录音乐艺术创作过程的问题十分关键,但目前仍缺乏满足当前项目需求的稳定解决方案和工具。不过,也有一些有趣且实用的例子,比如Research Catalogue尝试创建一个记录和分享艺术研究的框架,CASPAR项目则是一个大规模的数字数据存档系统。
由于艺术研究领域尚新,艺术研究数据具体包含什么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即便开发出记录艺术研究实践的有用工具,仍存在应记录哪些内容的问题。在研究中,不仅要收集系统调查所需的材料,还需开发一种合适的方法,使与作品创作相关的活动显现出来。这里需要区分研究数据的收集和结果的记录,因为创作过程的数据通常对艺术研究过程至关重要。那么,在一个可能包含多种不同类型数据和艺术创作原始素材的艺术研究项目中,如何保存数据的完整性呢?
当前的研究源于十多年前的事件,2006年在北京首演的吉他与电子乐作品《Repetition Repeats all other Repetitions》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个对研究有重大贡献的相关项目是Integra项目,该项目由伯明翰音乐学院主办,欧盟资助,其初衷之一是可持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