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孪生技术中,数据驱动模型(如机器学习模型)和机理模型(基于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定律构建的模型)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系统模拟和预测能力。
以下内容来自易知微的《2025数字孪生与智能算法白皮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官网下载了解详情~
2025数字孪生与智能算法白皮书
1、数据驱动模型与机理模型的对比
维度 数据驱动模型 机理模型
知识来源 数据中的统计规律 物理、化学等学科理论
可解释性 低(如神经网络) 高(基于明确方程)
适用场景 复杂非线性问题、高维数据 物理规律明确的系统
数据需求 依赖大量高质量数据 依赖参数校准与边界条件
灵活性 高(自适应数据变化) 低(需手动调整方程)
2、数据驱动模型与机理模型的互补性
(1)机理模型的优势:
基于第一性原理建立,能够提供对系统内部工作机制的深刻理解。
在已知物理过程的情况下,机理模型能给出精确的结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可解释性。
(2)数据驱动模型的优势:
不需要深入了解系统的物理过程,可以通过分析大量历史数据来发现模式和规律。
对于复杂非线性关系的捕捉能力强,特别是在处理高维度、大规模的数据集时表现优异。
(3)两者的局限性:
机理模型可能因缺乏足够的先验知识而难以建立或校准,特别是在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系统中。
数据驱动模型虽然强大,但往往被视为“黑箱”,其结果的可解释性较差,且依赖于高质量的大规模训练数据。
3、协同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两种模型的优势,实践中常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混合建模。将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模型结合在一个统一框架内。例如,在一个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大型工程系统中,对于那些物理机制清晰的部分可以使用机理模型进行描述;而对于那些物理机制不明确或过于复杂的部分,则可以引入数据驱动模型来进行补充。
序贯建模。首先利用机理模型进行初步估计,然后使用数据驱动模型对残差(即实际值与机理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差异)进行修正。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机理模型已经能够较好地描述大部分系统行为,但仍存在一些细微偏差的情况。
参数化建模。有时,机理模型中的某些参数难以直接测量或者计算,这时可以使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来估计这些参数。比如,在热传导问题中,材料的导热系数可能不易获取,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来预测该系数。
集成学习。通过集成多种模型(包括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综合它们的优点来提高整体预测性能。例如,可以设计一个集成框架,其中包含几个不同的模型,每个模型针对特定类型的输入数据或应用场景优化,最终输出是所有模型预测结果的加权平均。
易知微最近发布了最新的2025数字孪生与智能算法白皮书,白皮书内容包括数字孪生和智能算法的融合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技术成果以及重点行业的解决方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官网下载了解详情~
《2025数字孪生与智能算法白皮书》下载地址:https://easyv.cloud/references/detail/125.html/?t=yzwsm
易知微基于多年在数字孪生及数据可视化领域丰富实践,沉淀了诸多经验成果,欢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数字孪生世界白皮书》下载地址:https://easyv.cloud/references/detail/51.html/?t=yzwsm
《数字孪生行业方案白皮书》下载地址:https://easyv.cloud/references/detail/120.html/?t=yzwsm
《港口数智化解决方案》下载地址:https://easyv.cloud/references/detail/121.html/?t=yzwsm
想申请易知微产品免费试用的客户,欢迎点击易知微官网申请试用:https://easyv.cloud/?t=yzw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