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设计专题(一)——PID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在工业控制中广泛应用,其原理包括比例、积分和微分项。文章介绍了PID的基本概念,如比例控制(P)、比例积分控制(PI)、比例微分控制(PD)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同时,讨论了PID控制算法的主要问题,如积分饱和现象及其解决方案,以及微分信号生成和线性组合问题。最后,提到了误差信号跳变处理的重要性,并预告了对PID改进方法的后续探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PID控制算法是工业控制领域数十年来应用最广泛的经典控制算法之一,其理论原理易于理解,算法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这也是其受到工程师们青睐的重要原因。

  尽管算法原理简单,其参数整定难度却因被控对象而异,不同工程师对同一被控对象整定出的PID参数也各不相同。这对PID控制算法的理解以及工程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篇将从PID控制算法展开,针对PID控制算法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PID控制算法原理

  PID控制算法,是指由比例项(P-Proportional),积分项(I-Intergral),微分项(D-Derivative)的全部或部分组合的一种控制算法。它即可以适用于模型已知的被控对象,也可以用于模型未知的被控对象。本文以simulink仿真的形式说明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具体的simulink模型如图1所示,实验中使用单位阶跃信号作为给定输入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用的PID控制算法主要分为:

  • 比例控制算法(P)

  该控制器由单一的比例环节组成,当输入单位阶跃信号时,其响应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看到,纯比例控制器控制下的实验对象,存在稳态误差,当比例项系数增大时,该稳态误差会逐渐减小,但无法完全消除,这也是P控制器的弊端之一。

  该控制器通常用于伺服系统,作为控制结构中的外环路控制器,例如多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回路中的角度外环,往往采用纯比例控制器进行闭环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比例-积分控制算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