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表查询
为了说明结构体的更多方面,本节我们来写一个表查询功能包的内部代码。在宏处理器或编译器的符号表管理例程中,这个代码是很典型的。例如,考虑 #define 语句,当遇到如下行
#define IN 1
时,名称 IN 与其对应的替换文本 1 都要存到一张表中。然后,当名称 IN 出现在如下语句中时,
state = IN;
它必须被替换成 1。
有两个例程用来操纵名称及其替换文本。install(s, t) 将名称 s 和 替换文本 t 记录到表格中,s 和 t 仅仅只是字符串。lookup(s) 在表格中搜索 s,并在找到时返回其指向的指针,若没找到则返回 NULL。
算法是哈希(hash)搜索——传入的名称被转换成一个小的非负整数,后续会用作指针数组的下标索引。一个数组元素指向一个链表的开头,该链表中所有元素名称的哈希值都等于该数组元素的下标值。如果没有一个名称的哈希值等于某个下标值,则该下标对应的数组元素值为NULL。
链表中的块(元素)是一个结构体,包含了:名称的指针,替换文本的指针,链表中下一个块的指针。若下一个指针为空,则标记链表结尾。
struct nlist { /* 表项 */
struct nlist * next; /* 链表中的下一项 */
char *name; /* 定义的名称 */
char *defn; /* 替换文本 */
};
而指针数组就是
#define HASHSIZE 101
static str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