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ana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18、游戏难度调节与参与度设计的深度剖析
本文深入剖析了现代视频游戏中难度调节与参与度设计的关系,指出难度调节本质上是为满足不同类型玩家的参与偏好。通过分析《古墓丽影:暗影》《战神》《刺客信条:奥德赛》等游戏的调节机制,探讨了探索、战斗和解谜难度对玩家体验的影响。同时,文章预测未来游戏将更多采用动态难度调整系统(DADs),以实现个性化参与体验。研究还扩展到不同游戏类型和玩家类型的调节策略,为游戏设计者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09-14 07:44:38 · 2 阅读 · 0 评论 -
17、游戏双元与多元参与流的应用分析
本博客探讨了电子游戏中双元与多元参与流的设计与应用,以《模拟城市》《模拟人生》和《神秘岛》等经典游戏为例,分析了进展流、关系流和表达流在游戏体验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文章指出,不同参与流的交叉设计可能带来创新,但也存在认知冲突的问题,例如《神秘岛》中谜题与叙事的割裂。通过对比多个游戏案例,并结合玩家行为和认知过程的分析,博客总结了双元参与流设计的成功经验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调整难度或提供提示,以优化玩家的游戏体验。原创 2025-09-13 11:59:08 · 1 阅读 · 0 评论 -
16、游戏设计中的参与流模型与案例分析
本文探讨了游戏设计中的参与流模型,包括进展流、表达流和关系流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分析《刺客信条》系列及其他经典游戏案例,深入研究了不同参与流的融合方式及其对玩家体验的影响。总结指出,表达流在连接进展流和关系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未来游戏设计可进一步探索三者更紧密的融合,以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游戏体验。原创 2025-09-12 12:17:50 · 0 阅读 · 0 评论 -
14、交互体验中的愉悦感:符号、具身与模仿的魅力
本文探讨了交互体验中产生愉悦感的三种主要模式:符号互动、具身互动和模仿互动。通过分析每种模式的特点和愉悦感来源,文章提出了与用户体验相关的优化建议和应用场景。从进步感到自我表达,再到情感共鸣,这些互动模式在学习、工作和娱乐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原创 2025-09-10 13:46:01 · 0 阅读 · 0 评论 -
13、交互、偏好与体验:深入探索故事与产品设计的奥秘
本文探讨了在交互环境中故事与产品设计的演变与创新。从传统的以情节驱动为主的故事讲述方式,逐步转向以角色驱动的模仿交互,强调用户与角色的情感共鸣。同时,分析了人类愉悦的两种模式——本质主义与熟悉感,以及它们在文化与数字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此外,还介绍了符号交互的设计原则,包括格式塔的心理模式和游戏化的激励机制,为提升参与度和组织信息提供了方法。文章总结了这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的设计方向,旨在创造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用户体验。原创 2025-09-09 14:00:22 · 0 阅读 · 0 评论 -
12、艺术与交互:从叙事到模拟的多元体验
本文探讨了艺术与交互的多元体验,从象征互动、具身交互到模仿交互,分析了叙事媒体中游戏设计元素的应用、身体与创造的关系以及模仿在共情语境中的作用。通过文学、电影和电子游戏等领域的案例,展示了交互如何丰富人类认知、创造和情感连接的维度。原创 2025-09-08 14:48:36 · 0 阅读 · 0 评论 -
11、人工制品与表征:交互设计的深入剖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交互设计中人工制品与表征的关系,分析了交互媒体与艺术的融合、表征的分类与模式,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文章结合符号交互、动作交互和模仿交互,为交互设计提供了综合的设计思路与方法,适用于游戏、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原创 2025-09-07 15:57:53 · 0 阅读 · 0 评论 -
10、人类好奇心与社会互动的奥秘
本文探讨了人类好奇心与社会互动的深层联系,重点分析了社会比较与同理心在自我认知、情感传递和社会关系建立中的作用。同时,文章从认知模式出发,讨论了掌握、创新和亲和三种情境在教育、工作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视角,揭示了人类如何通过故事、媒体和实际体验来理解他人并与之建立联系。最终,文章强调了好奇心在个体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驱动力,并提出了相关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原创 2025-09-06 09:32:38 · 1 阅读 · 0 评论 -
9、人类动机与好奇心的深度剖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人类动机与好奇心的核心机制,包括不同类型的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和好奇心(不确定性与新奇性),以及它们在学习、创造和决策中的作用。文章还分析了自我决定理论的三大支柱(能力、自主性、关联性),并讨论了如何通过适当的方法激发好奇心和增强动机。原创 2025-09-05 10:48:20 · 0 阅读 · 0 评论 -
8、人类参与模式与认知好奇心解析
本文探讨了人类参与模式与认知好奇心的本质及其在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三种主要参与模式——抽象者、修补者和戏剧家的特点及其与好奇心和动机的关系,并深入解析了好奇心的分类、发展及其与信息差距的关联。最后,文章提出了基于好奇心和动机构建参与情境的原则和实践案例,旨在促进人类与事物的有效互动与理解。原创 2025-09-04 16:11:26 · 0 阅读 · 0 评论 -
7、不同思维类型人物的特点与认识论倾向
本文探讨了三种主要的思维类型及其认识论倾向:逻辑-理性、实用主义和解释主义。通过分析笛卡尔与霍金、达·芬奇与爱迪生,以及莎士比亚与伯格曼的生平和成就,文章揭示了不同思维方式如何影响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逻辑-理性强调数学和推理的系统化;实用主义注重实验和实践效果;解释主义关注个体情感和文化现象。文章还总结了这些思维类型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对多元思维、跨学科合作和人文关怀的启示。原创 2025-09-03 13:03:22 · 1 阅读 · 0 评论 -
6、人类互动中的个性、动机与角色剖析
本文深入剖析了人类互动中的个性、动机与角色,重点探讨了个性特质的五因素模型(OCEAN)、霍兰德的职业心理学RIASEC模型以及Yee的游戏玩家分类模型之间的相关性。文章还介绍了三种主要的互动类型——抽象者、实验者和戏剧家,并通过现实案例(如笛卡尔、爱迪生、托尔斯泰等)展示了他们在社会中的表现和贡献。最后,文章总结了不同互动类型之间的协作关系,强调了个性与动机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原创 2025-09-02 14:58:08 · 0 阅读 · 0 评论 -
5、从体验到参与:探索互动媒体中的用户画像与动机
本文探讨了互动媒体中用户画像与动机的研究,重点分析了视频游戏行业中玩家的个性、动机和心理模型。从早期的 Bartle 模型到 Yee 的扩展研究,文章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个性化设计和提升用户参与度的应用方向。通过结合心理学和设计实践,为未来互动媒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框架。原创 2025-09-01 11:05:41 · 0 阅读 · 0 评论 -
4、从体验到参与:交互式媒体设计的新视角
本文探讨了从体验到参与的转变,深入分析了交互式媒体设计的新视角。文章从体验的本质出发,讨论了当前用户体验设计的现状与局限,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参与度设计三元模型。该模型基于主体、情境和人工制品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知道’‘做’和‘感受’三个非层次化的流,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创造更具吸引力交互体验的方法。此外,文章还分析了该模型与其他心理学和设计理论之间的关联,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原创 2025-08-31 12:14:04 · 1 阅读 · 0 评论 -
3、互动媒体中的体验与参与设计
本文探讨了互动媒体中的体验与参与设计,分析了体验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改进互动媒体中的体验传播过程。文章从普鲁斯特式体验出发,结合沟通科学的发展,深入解析了影响体验设计的三大核心因素——主体、人工制品和情境,并提出了互动媒体体验设计的具体策略,包括关注用户需求、优化设计、营造合适的情境以及建立反馈机制。原创 2025-08-30 14:47:57 · 0 阅读 · 0 评论 -
2、探索不同文化认知与互动体验的奥秘
本文探讨了科学、人文与设计技术三种文化在互动媒体,特别是电子游戏中的体现与融合。分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促进跨学科合作与文化融合的策略,以推动社会与互动媒体领域的发展。原创 2025-08-29 14:06:33 · 0 阅读 · 0 评论 -
1、打造引人入胜体验的设计之道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进展流、表达流和关系流设计引人入胜的交互体验。从滑雪的畅快感到游戏设计,文章分析了参与度的核心因素,包括个性与动机、情境以及人工制品与表征,并结合《刺客信条》等实际案例展示了三者如何相互作用。此外,还讨论了意志循环、认知好奇心和多流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交互设计者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08-28 15:38:58 · 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