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dler工具使用说明

本文详细介绍了Fiddler工具的功能特点及其在网络调试中的应用。Fiddler不仅能帮助解答web程序与浏览器间的交互疑问,还能记录并检查所有HTTP通讯,设置断点以及修改数据。文章还通过实例展示了Fiddler在性能测试、调试等方面的具体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一部分 工具介绍
这个工具我已经使用比较长时间了,对我的帮助也挺大,今天我翻译的微软的文章,让更多的朋友都来了解这个不错的工具,也是我第一次翻译文章,不恰当之处请大家大家多多指正。
介绍:

你是不是曾经疑惑过你的web程序和IE是如何交互的?你是不是遇到过一些奇怪的而你又无法解决的性能瓶颈?你是不是对那些发送给服务器端的cookie 和那些你下载下来的被标记为可缓存的内容感到好奇?

Fiddler官方网站及下载地址:http://www.fiddlertool.com/Fiddler/dev/

微软的Fiddler能够帮助你回答以上的问题,不但如此,它还是一个http调试代理,它能够记录所有的你电脑和互联网之间的http通讯,Fiddler 可以也可以让你检查所有的http通讯,设置断点,以及Fiddle 所有的“进出”的数据(指cookie,html,js,css等文件,这些都可以让你胡乱修改的意思)。 Fiddler  要比其他的网络调试器要更加简单,因为它仅仅暴露http通讯还有提供一个用户友好的格式。

Fiddler 包含一个简单却功能强大的基于JScript .NET 事件脚本子系统,他非常灵活性非常棒,可以支持众多的http调试任务。Fiddler 是用C#写出来的。

。。。。。接下来是一大段废话,关于如何安装的,只要一路next,就可以了。这段话我就跳过,直接切入正题了。

Running Fiddler

当你启动了Fiddler,程序将会把自己作为一个微软互联网服务的系统代理中去。你可以通过检查代理设置对话框来验证Fiddler是被正确地截取了web请求。操作是这样的:点击IE设置,工具,局域网设置,最后点击高级。
 

 

作为系统代理,所有的来自微软互联网服务(WinInet)的http请求再到达目标Web服务器的之前都会经过Fiddle,同样的,所有的Http响应都会在返回客户端之前流经Fiddler。这样,就能明白Fiddler很多作用了吧!


 

当你关闭Fiddler的时候,它就会自动从系统注册表中移出,换句话说,当你关闭了Fiddler后,不会占着茅坑不拉屎。

 

下面,是一个Fillder的用户界面,大家可以参考参考其功能。


 

 

用Fiddler来做性能测试
 HTTP统计视图
通过显示所有的Http通讯,Fiddler可以轻松的演示哪些用来生成一个页面,通过统计页面(就是Fiddler左边的那个大框)用户可以很轻松的使用多选,来得到一个WEB页面的“总重量”(页面文件以及相关js,css等)你也可以很轻松得看到你请求的某个页面,总共请求了多少次,以及多少字节被转化了。


 

 


另外,通过暴露HTTP头,用户可以看见哪些页面被允许在客户端或者是代理端进行缓存。如果要是一个响应没有包含Cache-Control 头,那么他就不会被缓存在客户端。


 

 

 

 

用Fiddler来调试
 

Fiddler支持断点调试概念,当你在软件的菜单—rules—automatic breakpoints选项选择beforerequest,或者当这些请求或响应属性能够跟目标的标准相匹配,Fiddler就能够暂停Http通讯,情切允许修改请求和响应。这种功能对于安全测试是非常有用的,当然也可以用来做一般的功能测试,因为所有的代码路径都可以用来演习。

 

 

Session检查
用户可以在BuilderPage项种来以手工的方式来创建一个HTTP请求(即在Fiddler右侧的tab的第三个,RequestBUILDER),或者可以使用拖拽操作从Session列表中来移动一个已经存在的请求到builder page 来再次执行这个请求。。。

 

Fiddler 扩展
Fiddler可以使用 .net framework来对它进行扩展。有2种为Fiddler扩展准备的基本机制:

自定义规则,和规则检查。

使用脚本化的规则来扩展Fiddler
 

 Fiddler支持JScript .NET引擎,它可以允许用户自动地修改Http请求和响应。这个引擎能够在可视化界面修改在FiddlerUI中的Session,可以从列表中提取你感兴趣的错误,也可以移除你不感兴趣的Session。
 

以下的示例代码演示当cookie被加载的时候把界面变成紫色。

static function OnBeforeRequest(oSession:Fiddler.Session){   if (oSession.oRequest.headers.Exists("Cookie")){      oSession["ui-color"] = "purple";      oSession["ui-bold"] = "cookie";   }}
通过加入Inspectors来扩展Fiddler
用户可以加入一个Inspector插件对象,来使用.net下的任何语言来编写Fiddler扩展。RequestInspectors 和 ResponseInspectors提供一个格式规范的,或者是被指定的(用户自定义)Http请求和响应视图。

默认安装中,Fiddler加入了一下的Inspectors:

Request Inspectors

[RW] Headers—Shows request headers and status.

[RW] TextView—Shows the request body in a text box. (原始的请求body视图)

[RW] HexView—Shows the request body in a hexadecimal view. (body的16进制视图)

[RO] XML—Shows the request body as an XML DOM in a tree view.(以XML方式展示请求)

 

Response Inspectors

[RW] Transformer—Removes GZip, DEFLATE, and CHUNKED encodings for easier debugging.

[RW] Headers—Shows response headers and status.

[RW] TextView—Shows the response body in a text box.

[RW] HexView—Shows the response body in a hexadecimal view. (16进制视图)

[RO] ImageView—Shows the response body as an Image. Supports all .NET image formats.

[RO] XML—Shows the response body as an XML DOM in a tree view.

[RO] Privacy—Explains the P3P statement in the response headers, if present.(如果在响应头中有关于隐私策略的说明就展示出来)

 第二部分 用 Fiddler 看看 UpdatePanel 发生了什么
实验步骤

启动 Fiddler,访问我们事先写好的 UpdatePanel 网页(注意不要用 127.0.0.1 或 localhost)。

依次点击 btnIn、btnInToOut、btnOut、btnOutToIn 这四个按钮。

结果观察

在 Fiddler 中,我们可以得到五个会话,第一个是打开网页时产生的,后面四个是点击按钮时产生的。

我们在会话列表中可以看到第二、三个会话的图标是文本文件,同时拉宽列表,可以看到 Content-Type 为 text/plain,Body 只有几百字节。
而第四、五个会话的图标是网页,同时拉宽列表,可以看到 Content-Type 为 text/html,Body 有几千字节。
这说明在 UpdatePanel 中的按钮,的确降低了网络的通信量,不过虽然 btnInToOut 没有效果,但仍然进行了通信。

我们选中第四个会话,然后切换到 Session Inspector 标签,在下面的工作栏中单击“TextView”,可以得到类似如下的数据:

 

我们选中第三个会话,然后切换到 Session Inspector 标签,在下面的工作栏中单击“TextView”,可以得到类似如下的数据:

 

观察小结

由此看出 UpdatePanel 之内的控件产生的事件不是传送的整个网页,而 UpdatePanel 之外的控件产生的事件传送的是整个网页。

更进一步

我们发现,在点击 btnIn、btnInToOut 时,我们获得的真正有用的数据只有很短的一个字符串,那为什么还有几百字节的传输量呢?通过 Fiddler 我们发现服务器端发送回来的数据不仅包括了我们需要的数据,还包括了整个 UpdatePanel 内部的数据,这的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我们的 UpdatePanel 很大,那么 UpdatePanel 的确应该慎用。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wzhibin/archive/2008/03/26/2220186.aspx

### 如何在 Fiddler 中清除多余的缓存或会话数据 Fiddler 是一种功能强大的 HTTP 抓包工具,能够帮助用户监控、分析以及修改网络通信中的请求和响应。为了保持环境整洁并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定期清理缓存或会话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 清除缓存的方法 Fiddler 并不直接提供类似于浏览器的内置缓存管理器来删除缓存文件,但它可以通过配置浏览器的行为间接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具体方法: 1. **通过禁用浏览器缓存** 在使用 Fiddler 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让浏览器忽略本地缓存的数据。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清除了缓存的效果。操作方式如下: - 打开 Fiddler 软件。 - 进入 `Rules` -> `Performance` -> 勾选 `Disable Caching` 选项[^1]。 此设置会让浏览器每次加载页面时都重新获取资源,而不是依赖于本地存储的内容。 2. **手动清除浏览器缓存** 如果希望彻底移除所有已保存到硬盘上的静态资源,则需返回至对应的 Web 浏览程序执行此动作。例如,在 Chrome 或 Edge 上可通过按下快捷键组合 Ctrl+Shift+Delete 来启动清理对话框;而在 Firefox 下则是 Alt → 工具 (Tools) → 开发者工具 (Web Developer) → 删除私密数据... #### 移除特定会话记录的操作流程 对于那些不再需要查看的历史交互信息(即所谓的“会话”),可以直接从界面上将其丢弃掉而不影响后续工作流: 1. 高亮选择想要处理的目标条目或者按住 Shift/Ctrl 键多选连续/非连续项; 2. 右击所选区域弹出上下文菜单后选取 “Remove Selected Sessions”,亦或是利用顶部工具栏里的垃圾桶图标按钮完成相同任务; 3. 若要一次性全部删光当前列表里显示出来的项目的话,只需点击 Edit-> Remove All Sessions 即可[^3]。 以上便是关于如何借助 Fiddler 实现清除多余缓存与历史会话数据的相关指导说明啦! ```python # 示例代码片段用于演示自动化脚本可能涉及的部分逻辑 import os def clear_fiddler_cache(): """模拟调用外部命令行接口达到刷新效果""" try: # 替代实际路径下的批处理指令或其他形式的应用层API调用语句... result = subprocess.run(['taskkill', '/IM', 'fiddler.exe'], check=True, stdout=subprocess.PIPE).stdout.decode('utf-8') print(result) return True except Exception as e: raise RuntimeError(f"Failed to restart service due error:{str(e)}") if __name__ == "__main__": success = clear_fiddler_cache() if not success: exit(-1)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