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读的弊端

随着阅读媒介从印刷书籍转向电脑屏幕,实体书店确实遭受了一些商业损失。不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图书本身的形式并没有大的改变。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将一摞印刷书页装订在一起,外边包上两张硬硬的封皮,这是一种十分出色的技术,过去500多年来,这项技术一直是非常实用而且极受欢迎的。

在人们大步跨入数字时代的过程中,电子阅读器大行其道,但是纸质图书仍然具备顽强的生命力。

作为一种阅读载体,图书保留了一些胜过电子阅读习惯的东西。电子屏幕似乎是充满诱惑的东西,有人想到了墨水屏幕阅读器,美其名曰护眼。其实根本上的差异在于电子阅读无法带来纸质阅读的那种孤独宁静、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的智力传统体验。

互联网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在众多影响人类思维模式的工具当中,互联网是最新出现的一种工具,电子屏幕阅读器也是这种互联技术的延伸。

读书的体验在我看来实体书目前还是远远好于看屏幕。

比起背光屏幕上由像素形成的文字,用黑色油墨印在纸上的文字读起来更轻松。一口气读上几十页甚至上百页印在纸上的文字,你可能都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而在电脑上看书时,通常只看很短的内容就会觉得头昏眼花,号称护眼的电子阅读器屏幕好一些而已。毋庸置疑,在书中漫游更简单,也更直观。翻动真实书页要比翻动虚拟书页迅速得多,也灵活得多。你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批注,也可以在相关段落画线标注。你甚至还可以让书的作者在扉页上为你签名留念。一本书读完了,你可以插在书架上,也可以把书借给朋友。

现在最新的电子阅读器不需要使用背光源,允许人们直接在日光下阅读,可以有彩色显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使用者的眼睛疲劳。视力不好的人可以加大电子书中文字的字号——这可是印刷图书无法做到的。电子阅读器的功能有了质的突变,点击翻页,添加书签,突出段落,甚至题写批注,全都容易了很多,有的就是安卓系统,可以装各种软件直接将笔记或感想发布出去,也可以随时查阅生僻字或英文单词,可以搜索注释和图片等。电子阅读器的存储容量有了很大提高,128G-256G的阅读器到处都是,随身可以下载保存数百万本图书,可以说电子阅读器几乎能装下平常人一生需要的所有藏书。

Kindle为代表的墨水屏幕阅读器所显示的电子文本中融入了链接技术,这是该产品最具革命性的特征。Kindle把书中的字词转变为超文本,把传统的书和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是创新,是书籍的未来。Kindle可以说开创了它后续所有电子阅读器产品的发展方向:结合互联网的安卓墨水屏平板阅读器。

Kindle这样易于使用的联网安卓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主要基于无背光墨水屏技术的噱头)只是一相情愿的鼓吹了电子阅读的优势,实际上,纸质阅读的乐趣仍然有大量坚定的拥趸。

电子书不应当仅仅是以电子方式发行的印刷图书,我们需要利用网络传媒,创造出动态内容,以此提升阅读体验。我喜欢加上各种链接,插入幕后的叙述、视频及对话。但是一旦在书中插入链接并把书发布到网上,即对书进行“拓展”和“提升”,使之成为“动态”的,就改变了书的样子,同时也改变了阅读体验。

电子书不再是书,就像网络报纸不是报纸一样。模糊的界定其实正是当代快速发展的时代特性。

不管是新近出版的学术性历史著作,还是200年前创作的大仲马的冒险小说,当一本纸质图书转变成一台与互联网相连的电子设备时,它就变得跟网站极其相似了。书中的字词被联网计算机上各种令人分心的内容重重包围。电子书中插入的链接以及其他强化功能驱使读者跳来跳去。

图书迁移到数字王国并不是油墨换成像素那么简单,而是我们读书、写书以及卖书方式的全面变革。Kindle电子书具有在我们指尖上拓展图书疆域的巨大潜力,并且能让图书像网页一样便于搜索查找,这让我们激动不已。不过,这个电子设备同样也让人惊惧不已:我害怕读书带来的巨大乐趣,即完全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乐趣,或者说完全进入作者的思想世界而产生的愉悦将会因此受到破坏。

我们读书的方式可能会越来越像看报纸和杂志:这儿看一点,那儿看一点。既不系统,更不深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