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待业修整,打算将以往工作中的一些经验,进行复盘梳理
抛砖引玉,与诸君共勉
与马斯洛五层需求类似,本文也将IT服务提升,分为以下5个层面
一、思维
思维决定一个人的根本,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将困难视为成长的机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可能会把困难看作是对自己能力的限制,容易产生退缩和放弃的想法。
归根结底,影响一个人决策与行动的根本,是思维。人们大多数的行为,是符合自身思想,自洽的。而思维,有时候也会成为人们的制约,正如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
IT服务质量的提升,最本质的改变,要达到改变思维的程度。
IT支持人员,需要拥有主人翁意识,将每一次用户的需求,看作自己的需求,这个需求在自己这里得到闭环。与此同时,培养成长型思维,将每次请求,都看作提升自我的机会。优秀的IT,正是通过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逐渐强大。
基于此,对IT团队的风格规划为以下五点:
1、保持思考:独立思考,刨根问底,找到本质;直接体验,深入事实,拿一手数据或信息
2、持续成长:持续成长与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3、极客精神:深刻的技术热情和探索精神,追求极致
4、坦诚清晰:表达真实想法,不怕暴露问题,就事论事,理性沟通
5、传递快乐:快乐工作,保持愉悦,乐于助人,主人翁意识
二、习惯
优秀的工作习惯,可以受用终身。
1、随手记录
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将碎片化的点子留住。
例如使用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支持多端同步的APP,将遇到问题或者解决问题后,迸发出的灵感记录下来。
可以是一些技术上的新发现,也可以是一些流程上的优化点,亦或是生活中的一些点子。
2、多元表达
在自己合适的频率,进行复盘总结,通过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加深印象,提升表达与规划能力。
例如双周报,双周内重点事项、下个双周规划、学习反思、技术推荐等。
-
思维导图
适合各类结构化思维梳理,例如项目要素梳理、读书笔记、文档大纲等。
-
流程图
适合技术架构,标准流程,弱电规划等较为专业的场景。
可以针对这两类工具,进行培训推广。
-
PPT
主要用于收集平时遇到的一些图片,整理在一起,便于后续形成完整方案。
3、注重细节
IT是一个十分注重细节的工种,任何微小的变更,简单的操作,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后果。例如网络变更、服务器升级导致的服务长时间不可用,系统修复导致的数据丢失等。因此,培养注重细节的工作习惯,是每一个IT所必备的。以下大致总结几点,作为参考。
-
保持办公环境整洁,物品有序摆放,避免工具、设备、耗材等误操作
-
定期检查测试,设备使用完毕及时复原
-
完善操作记录,事件工单等,所有事件留痕可追溯
-
反复打磨标准工作流程,同时保持灵活应对能力
-
心中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底线之上追求卓越
4、与时俱进
这个AI一路狂飙、技术激流勇进的时代,稳定已然成为过去时。 你的经验随时可能过时,你的工作随时可能“被取代”。 放眼身边,有人踏浪前行,被浪潮举起,亦有人停留原地,被浪潮淹没。 决定一个人人生走向的,往往是他的自我进化能力。
今年最热门的无疑是DeepSeek,正如上文所写:“决定一个人人生走向的,往往是他的自我进化能力。”
IT本身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岗位,与时俱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
-
与时俱进,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
-
系统性的学习工作范畴内的知识,获得相应的技术认证
-
通过不同渠道,获取新鲜技术咨询,如极客时间APP、CSDN网站、专业书籍等
-
多与同行交流,参考其他公司优秀案例,或者参加一些技术论坛活动
5、适度锻炼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革命。具体到我们这代人,65岁的退休年龄,更需要保持强健的体魄。
建议一周两到三次有氧或者力量锻炼,例如骑行、跑步、羽毛球、拳击、撸铁等。提升心肺功能,改善脑部供血,对工作也是一种助力。可以每周末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其他时间自由安排。骑行通勤时间40分钟内,亦可在晴天进行骑行上下班。
三、协作模式
优秀的团队,一个和良好的协作模式密不可分。
对于IT团队,基础能力需要保持一致,保持服务的标准性,且避免无人可交接的情况。进阶能力各有所长,如擅长网络配置、擅长服务搭建、擅长项目管理或擅长服务运营等。
除能力外,建立轮岗机制,每个人需要对团队内其他成员所负责的事务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放心将背部交给队友。与此同时,团队内的成员,是团队的公共资源池,只有每个人都充分了解这个团队,才能充分激发这个团队的资源。轮岗也是团队成员的一种互相监督,大家在审视他人工作的同时,也会触发自己对本职工作的一些思考。不同的人也许能发现不同的优化点,这样才能使团队内的工作不断优化。
建立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作风优良,能打胜仗。
轮岗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与HR共同进行设计。例如三年为周期设计,则每年轮岗人员不宜超过部门33%,每季度不宜超过10%
福利轮岗:
-
如每季度开放轮岗窗口,季度考核优秀者可申请轮岗三个月。
-
第一个月为学习期,向目标岗位员工进行学习适应,并设计相应的能力测试。
-
第二到三月为适应期,可承接该岗位30%以内的工作量。
-
一个季度后,如可完全胜任目标岗位,进行一定的薪资调整。
-
后续目标岗位空缺,获得优先候补权。
指定轮岗:
-
管理者根据部门情况,指定人员进行轮岗。
-
轮岗结束后,进行对应的激励或岗位调整。
四、激励机制
在拥有完善IT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适当的激励机制,是调动团队积极性的保障。
正向激励:双月评优、外部培训、晋升通道、薪酬福利
负向激励:及时纠正、业绩改进计划、乐捐
与此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例如对于基础桌面服务,平均响应时长、解决时长、首日解决率。对于运维人员,系统可用性SLA,P0、P1、P2故障次数考核。对于服务体系建设者,知识库贡献度,点击率等。
全职考核参考
全职员工主要考核自我驱动,以及对公司业务做出的贡献。可以是降本增效,也可以是流程优化等,具体形式不限,紧跟公司整体规划即可。因此全职员工考核主要以OKR为主,上下对齐,可以是项目或者专项优化等目标,具备主观思考与挑战性。
外包考核参考
月度考核
-
5分钟响应率>95%
-
工单质检达标率>80% 记录清晰,方案完整,服务沟通热情
-
满意度>90%
-
月工单量>200
-
无P0 P1 P2事故
-
无用户投诉
-
VIP服务满意,相关接口人、秘书等无意见
工作态度:
- 责任心:出勤率,问题闭环,项目推进程度等
- 积极性:日常工作外,部门事务主动承担,自驱优化
- 纪律性:规章制度、考勤制度、保密制度、安全制度等
创新拓展:
-
知识库文章,每篇+2分
-
引入新软硬件项目,每项+20分
-
通过现有资源,辅助业务部门显著提升办公效率,每项+10分
-
优化IT部门流程,根据影响程度,每项5、10、20分不等
季度考核:
出题:新技术、新流程、软硬件、排障思路
外部评价(不同一线部门接口人评价,3位)
五、服务体系
IT服务的基础,是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
面向用户侧的服务渠道,是否能做到便捷、专业、高效、愉悦四个层次。
IT内部资产管理、弱电建设、网络配置、系统搭建、服务管理等,是否有完善可行的标准。
服务架构是否有某方面缺失,各模块间协同是否顺畅。
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建设与优化的方面。
服务工单看板
资产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