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矢量量化的数字隐写方案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数字媒体传输的主流渠道。但网络环境开放,数据传输面临着非法访问、数据安全和版权保护等问题。为保障数据安全传输,人们提出了多种机制,其中数据加密是重要手段之一,但加密数据易吸引窃听者注意。另一种提高数据传输安全性的方法是将秘密数据隐藏在图像中,数字隐写术就是一种可行的隐蔽通信手段,尤其在数字图像领域应用广泛。接下来将介绍基于矢量量化(VQ)的不同类型图像隐写方案。
2. VQ 图像隐写方案的背景
2.1 矢量量化
图像压缩对多媒体存储和传输至关重要,矢量量化技术在图像压缩中应用广泛。VQ 的特点是在较小块尺寸下可实现高压缩比,且作为源编码方案具有最优性和解码器硬件实现简单的优势。在 VQ 编码系统中,待编码图像先被划分为不重叠的块,每个图像块根据最小失真规则映射到码本中最接近的码字。通过用对应索引替换码字实现压缩,图像重建则通过索引查找码本完成。
VQ 编码系统可定义为从 k 维欧几里得空间 Rk 到 Rk 有限子集的映射,该有限子集 C = {yi: yi ∈ Rk 且 i = 0, 1, …, Nc - 1} 称为码本,Nc 为码本大小。码本中的每个 yi = (yi,0, yi,1, …, yi,k - 1) 称为码字或码矢量,由 k 个标量元素组成。这些码字通常基于 Linde - Buzo - Gray(LBG)迭代聚类算法从训练集生成,压缩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码字。普通 VQ 系统由编码器和解码器两部分组成,二者配备相同码本。编码器中,通过搜索码本找到与输入块 x 最接近的码字 yi 并发送其索引 i 到解码器,解码器再根据索引找到码字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