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法制导是一种导弹制导策略,主要用于确保导弹能够准确追踪并击中移动目标。该方法通过计算导弹、目标和制导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对目标的有效制导。
本文给出MATLAB下的三点法例程,模拟平面上捕获运动目标的情况
代码运行结果
导引示意图:
捕获时间输出(命令行截图):
程序结构:
代码说明
以下是对代码的介绍和说明,解释了代码的功能、背景以及实现的主要内容:
% 三点法导引,二维平面上的导引方法例程,目标匀速运动
% 本代码展示了三点法导引算法在二维平面上的应用。目标以恒定速度匀速运动,
% 导弹通过三点法导引规则逐步调整飞行方向以接近目标。
%
% 主要内容:
% 1. 制导站(雷达)位于原点,实时跟踪目标的运动状态。
% 2. 目标从初始位置以固定速度直线运动。
% 3. 导弹从接近雷达的初始位置出发,通过计算目标与雷达连线的方向向量,
% 调整飞行方向并以恒定速度飞向目标。
% 4. 仿真动态更新目标与导弹的轨迹,并检测捕获条件(导弹与目标距离小于10米)。
% 5. 最后,绘制目标和导弹的运动轨迹,显示捕获时间和捕获位置。
%
% 适用范围:
% - 本代码适用于二维平面上的导引方法研究。
% - 可用于验证三点法导引算法在匀速目标条件下的性能。
代码功能总结
-
参数定义:
- 定义了制导站(雷达)位置、目标初始位置和速度、导弹速度及初始位置。
- 设置了仿真时间步长和总仿真时间。
-
三点法导引原理:
- 导弹通过计算目标与制导站连线的方向向量调整飞行方向。
- 导弹以恒定速度沿修正后的方向飞行,逐步接近目标。
-
仿真过程:
- 动态更新目标和导弹的坐标。
- 检测导弹与目标的距离是否小于 10 米,若满足条件则终止仿真。
-
轨迹可视化:
- 绘制目标轨迹、导弹轨迹、制导站位置及初始瞄准线。
- 直观展示导弹捕获目标的整个动态过程。
-
输出捕获信息:
- 打印导弹捕获目标所需的时间和捕获时的坐标。
MATLAB仿真源代码
下列代码粘贴到MATLAB空脚本后即可直接运行:
% 三点法导引,二维平面上的导引方法例程,目标匀速运动
% 2025-05-31/Ver1
clear; clc; close all;
%% 参数定义
% 制导站坐标(跟踪雷达)
S = [0, 0]; % 假设雷达位于原点
% 初始目标位置与速度
T0 = [300, 200]; % 目标初始坐标 (m)
vT = [10, 1]; % 目标运动速度 (m/s)
完整代码:
如需帮助,或有导航、定位滤波相关的代码定制需求,请点击下方卡片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