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开发中Intent用法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Android开发中的Intent概念及其使用方式,包括Component、Action、Category、Data等属性的作用及配置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ndroid手机软件开发中,Intent作为手机软件开发时很重要的对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实际上,intent也是体现Android开发具有其独特性的一个标志性的对象。

当一个Activity要启动另外一个Activity的时候,也许一个以前较为熟悉的模式是:调用一个new函数,直接创建具有窗口特征类的对象,又或者直接调用一个启动函数来启动。这种方式简洁、明了,但是却违背了Android开发的理念。Android使用Intent来"封装"程序的"调用意图",不管程序想启动什么组件,启动一个Activity也好,一个service也好,或者一个Broadcast Receiver也好,Android统一使用Intent对象来封装这种"启动意图"。

除此之外,使用Intent也有好处,某些时候,应用程序只是想启动具有某些特征的组件或者应用程序,却并不想和这类程序有硬性的代码耦合;另外,应用程序有时候或许只是知道要启动的东西的一些特征,并不知道要启动的程序具体指的是什么(比如,某程序想启动发短信的应用程序,而此时系统中存在多个发信息的软件,我们无法知道要打开什么软件),此时程序要做的就应该是发送一个启动短信应用程序的意图,而不是指定要打开什么软件。当然更一般的,Intent也可以指定打开那个应用程序,而与一些程序有硬性的耦合关系。

Intent还是应用程序组件之间通信的重要媒介,两个Activity把需要交换的数据封装成Bundle对象,然后使用Intent来携带Bundle对象,这样就实现了两个Activity之间的数据交换。

Intent存在以下几个属性:Component,Action,Category,Data,Type,Extra,Flag七个属性,其中Component属性用来指定需要启动的目标组件,Extra属性用于携带需要交换的数据

下面对Intent对象做详细的介绍:

1. Intent的Component属性

Component是用来指定启动目标组件的属性,标准的启动代码如下:

?
1
2
3
4
ComponentName comp = new ComponentName(firstActivity. this ,secondActivity. class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 setComponent(comp);
startActivity(intent);

以上代码用来标准的创建ComponentName对象,进而调用Intent对象的setComponent()函数来为Intent设定相应的componentName,最后调用startAcitvity函数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

实际上,当需要为Intent设定Component属性的时候,Intent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构造器,使用方法如下(我们经常使用的方式):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senondActivity.class);

值得一提的是,在secondActivity组件中,可以使用getIntent()方法取得调用次组件的Intent对象,进而,getXXX方法在这里就可以各种使用了。

2. Intent 的Action与Category属性

Action和Category属性都是普通的字符串,其中Action代表了抽象出来的"动作",Category属性用来和Action属性配合使用,表达出要启动某组件的意图。

具有<intent-filter…/>标签的Activity均有可能会被启动。

比如:

?
1
2
3
4
5
6
Public final staticString SOME_A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