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码蚁Q

每天进步一点点

  • 博客(1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设计模式之-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以用不同的请求、队列或者日志来参数化其他对象,也支持可撤销的操作。换句话说,命令模式将“动作的调用者”和“动作的执行者”解耦,通过封装请求(命令对象)达到请求调用和执行分离。命令模式通过封装请求,实现调用者和执行者的解耦,使系统更加灵活和易于扩展。它不仅方便支持撤销、重做操作,也利于事务和队列处理,是行为型设计模式中非常实用的一种。

2025-07-11 13:19:49 553

原创 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通过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对象之间的交互,使对象之间不需要直接引用彼此,从而降低它们之间的耦合度。简而言之,中介者模式将多个对象间复杂的通信关系转移到一个中介者对象中,使得对象之间的耦合松散,交互更灵活且易维护。中介者模式通过引入中介者对象,减少了系统中对象间的直接依赖,使系统更具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适合用于对象间复杂交互,集中管理逻辑,特别是多对多的通信场景。

2025-07-11 13:17:37 838

原创 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将作用于某对象结构的操作封装到独立的类中,使得在不改变对象结构的前提下添加新的操作变得更加容易。本质:让操作和结构解耦,通过“双分派”机制在访问者中实现针对不同类型元素的处理逻辑。访问者模式通过“操作抽离”的方式,使得在不修改原始对象结构的情况下就可以增加新行为。它非常适用于结构稳定、行为频繁变化的系统,如规则引擎、报表系统、导出工具等。

2025-07-09 15:22:50 846

原创 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其行为。看起来就像是改变了这个对象的类。通俗理解:对象内部状态不同,它“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不同,状态之间可自由转换。状态模式是一种强大的行为型设计模式,适用于状态控制复杂、行为变化明显的业务流程。它通过封装状态行为,使状态逻辑独立清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2025-07-09 15:19:16 644

原创 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通俗理解:就像用遥控器翻书,不需要知道书的结构,只需“下一页”“上一页”。迭代器模式是一种非常基础但重要的行为型设计模式,它通过提供统一遍历接口,屏蔽了集合内部结构,使客户端代码更加灵活、清晰。无论是标准集合,还是自定义容器,只要你想“顺序访问”,都可以考虑使用迭代器模式。

2025-07-07 13:56:20 1281

原创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将多个处理器(Handler)对象连接成一条链,每个处理器决定是否处理请求或将请求传递给链上的下一个处理器。这样可将请求的发送者与处理者解耦,实现请求沿链式结构传递。通俗理解:一个请求来了,在一条处理链上传递,每个节点看看要不要处理,不处理就交给下一个。责任链模式通过链式结构组织多个处理对象,实现请求处理的灵活分发与扩展,是一种强大且常见的行为型设计模式。它使得系统具备高度可扩展性,特别适合用在审批流、过滤链、日志系统等连续责任分发场景中。

2025-07-04 08:55:54 1496

原创 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该主题对象状态发生变化时,会自动通知所有依赖它的观察者对象,实现状态同步。通俗理解一个对象变化,通知一群人。观察者模式是一种非常经典的行为型设计模式,适用于多个对象依赖某个对象状态的变化,并自动同步状态的场景。通过它,我们可以实现模块之间的解耦、事件的异步通知、系统的灵活扩展。

2025-07-03 08:32:20 733

原创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互相替换。本模式使得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端而变化。通俗理解:将一组相似的行为抽象出来,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约束,客户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哪种行为策略。策略模式是行为型设计模式中非常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将行为算法独立封装,提升了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尤其适用于行为变动频繁的业务场景。尽管它带来了类的数量增加,但其带来的结构清晰和维护便利往往更值得。

2025-07-03 08:28:58 1870

原创 设计模式之-备忘录模式

备忘录模式用于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以便以后恢复到这个状态。也就是说,它可以让你“撤销/回退”对象的状态,就像文本编辑器中的“Ctrl+Z”。备忘录模式是一种为需要可回退功能的对象提供“快照”能力的模式,实现状态历史管理而不暴露对象内部细节。

2025-06-30 20:41:28 534

原创 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设计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子类可以重新定义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但不能改变算法的整体结构。模板方法模式通过“固定算法骨架 + 提供定制步骤”,实现了流程统一、行为可插拔的设计模式,特别适合“多个流程相似,部分逻辑不同”的场景。

2025-06-30 20:38:16 329

原创 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

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抽象工厂模式用于创建一组相互关联的对象,避免产品族之间混用,支持统一风格、平台的切换。

2025-06-30 10:21:38 416

原创 设计模式之-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定义了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要实例化的类。工厂方法让类把实例化推迟到子类。工厂方法模式是“一个工厂对应一种产品”的对象创建模式,它通过抽象工厂方法让子类决定如何实例化,实现了“创建逻辑的延迟绑定”和“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的设计目标。

2025-06-29 20:33:57 731

原创 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建造者模式用于构建复杂对象的不同部分与组装过程解耦,支持灵活创建不同版本的对象,尤其适合构建过程“分步骤、可定制”的对象。

2025-06-29 15:40:25 591

原创 设计模式之-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是用于创建重复的对象,同时又能保证性能的一种设计模式。它通过克隆已有的实例来生成新实例。通俗来说:你有一个模子(原型对象),每次需要新的对象时,就“复制”一个,而不是“重新造一个”。/*** 1. 原型接口*/

2025-06-28 21:37:08 419

原创 设计模式之-单例设计模式

单例设计模式(Singleton Pattern)是一种常用的创建型设计模式,其目的是确保一个类在系统中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来获取这个唯一实例。它常用于管理共享资源,如线程池、数据库连接池、配置对象、日志对象等。只有一个实例:类在系统中只能有一个实例存在。自行实例化:类自己创建并持有这个实例。对外提供访问点:通过一个静态方法让外部获取这个唯一实例。优点缺点控制实例数量,节省资源不易扩展,不利于单元测试全局访问点,便于管理多线程实现复杂(尤其懒加载)

2025-06-27 16:26:44 284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