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电路中的过孔、过孔围栏与接地焊盘建模分析
1. 过孔模型的发展
在微波电路设计中,过孔模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最初,单独的过孔模型往往会低估过孔柱和焊盘组合的电感。不过,当在过孔模型中添加一段宽度为 60 密耳、长度为 31 密耳的微带线时,与场求解器数据的匹配效果就会变得相当好。
为了更精确地模拟过孔,我们可以使用 2.5D 或 3D 场求解器来计算网络的电气参数。若让求解器输出 Z 参数,就可以用计算器算出结构的等效电感,计算公式为:
[L = \frac{7.9577X_L}{f (GHz)} \text{ nH}]
也可以通过优化一组 S 参数来获取等效电感,但结果会因所选的起始点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对氧化铝基板中的过孔进行研究时,我们发现等效电感会随线宽和频率变化。这种频率上的变化表明我们需要一个更复杂的模型。
为了确定过孔柱单独的电感,我们采用了 Goldfarb 提出的技术。将过孔嵌入特定宽度的双端口微带线中,使用 2.5D 或 3D 求解器进行分析。在分析时,需用有限数量的线段来近似圆柱形过孔柱,8 到 12 段通常能提供足够的精度,同时还可利用线中心的对称平面。去嵌入的参考平面设定在孔的中心,此时只关注过孔柱的电感,忽略平面馈电结构。对两种不同基板高度和两种不同线宽的结构进行分析后,数据拟合到集总元件模型中,结果如下表所示:
线宽(mil) | 基板高度(mil) | L(nH) | C(pF) | Lvia(n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