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功能点估算法计算软件项目功能点时会用到调整因子(或称调整系数)。功能点的调整系数是通过通用系统特性及其影响程度来评定的,对每个常规系统特性的评估由其影响程度(DI)而定,分为0-5级:
0 毫无影响
1 偶然影响
2 适度影响
3 一般影响
4 重要影响
5 强烈影响
0 毫无影响
1 偶然影响
2 适度影响
3 一般影响
4 重要影响
5 强烈影响
然后依次对以下14个系统常规特性进行打分,并带入以下计算公式算出功能点的调整因子。
Value Adjustment Factor=( sum of (DI) * 0.01 ) + 0.65
计算调整因子
1. 数据通讯
数据通讯指的是应用程序直接与处理器通讯的程度。通常我们都是通过某种通讯手段来实现在一个应用中所使用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连接到本地控制器上的终端被认为是通讯设施,协议则指两个系统或设备之间进行通讯时使用的一种约定。所有的数据通讯链接都需要某种协议。
0 | 应用程序是单纯的批处理或者PC stand-alone |
1 | 应用程序是一种批处理过程,但是包含远程数据的录入或远程打印 |
2 | 应用程序是一种批处理过程,但是包含远程数据的录入和远程打印 |
3 | 应用程序包括在线数据收集或者包括批处理或查询系统的远程处理的前端应用 |
4 | 应用程序不单只是前端应用,但是仅支持一种远程处理通讯协议 |
5 | 应用程序不单只是前端应用,还支持多于一种的远程处理通讯协议 |
2. 分布式数据处理
分布式数据处理是应用在内部组件之间传递信息的程度。这个特性是在应用边界内体现的。
0 | 应用程序不支持组件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功能 |
1 | 应用程序为用户可能进行的处理准备数据(例如使用电子表格或者数据库等) |
2 | 应用程序所准备的数据是为了在系统另外一个组件上传输和处理,并非为终端用户所处理。 |
3 | 分布式处理和数据传输是在线的,并且是单向的 |
4 | 分布式处理和数据传输是在线的,并且是双向的 |
5 | 由系统中最恰当的组件动态地执行处理功能 |
3. 性能
性能是吞吐量、处理时间等指标对开发的影响。用户所提出的性能要求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设计、实施、安装和支持。
0 | 用户没有提出性能方面的要求 |
1 | 用户提出了性能和设计方面的要求,但不需要采取特定措施 |
2 | 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在系统峰值时是关键的,但是不需要采取相应的CPU使用方面的特殊设计。处理的最后期限是在下一个工作日。 |
3 | 在任何时候响应时间和吞吐量都是关键的,但是不需要采取相应的CPU使用方面的特殊设计。处理的完成期限比较严格。 |
4 | 除了上面一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