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UML的核心元素:参与者,用例,边界,业务实体,包,分析类,设计类,关系,组件,节点
版型就是类型 |
业务范围指这个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客户业务,这些业务有没有计算机系统参与都客观存在。系统范围是指软件将要实现的那些对应于业务功能的系统功能。 |
参与者 actor
在系统之外与系统交互的某人或某事物。也叫主角。 l 要找参与者,首先要确定边界。 l 确定参与者两个问题 1. 谁对系统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并且主动发出动作? 2. 系统为谁服务? l 参与者可以是非人,但一定要有一个参与者。 l 业务主角(business actor):参与者的一个版型,特别用于定义业务的参与者,在需求阶段使用。业务主角针对业务人员而非计算机用户,查找业务主角必须抛开计算机。 l 业务工人(business worker):参与业务的执行过程,但位于系统边界以内,目标是完成参与者(或叫主角)的业务目标。区分参与者和业务工人要看系统边界之外还是之内。 l 涉众(Stakeholder):是与要建设的这个系统有利益相关的一切人和事。涉众的利益要求会影响系统建设。参与者是涉众的代表。 l 用户(user)是系统操作员,用户是参与者的代表。 l 角色(role)是参与者的职责,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角色。 |
用例 Use case 用例定义了一组用例实例,其中每个实例都是系统所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生成特定主角可以观测的值。 l 用例场景 (use case scenario):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办法和步骤,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因此这件事情是由很多不同情况的集合构成的,在UML中称为用例场景。一个场景就是用例的一个实例。 l 用例前置条件:启动用例的前提。用例的后置条件:用例执行完了的结果。 l 完整的用例定义:包括参与者,前置条件,场景和后置条件:
l 用例理解:煮饭是个用例,煮饭的不同做法即用例场景,米是煮饭的前置条件,米饭是用例的后置条件。 l 用例特征(可用于判定用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