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基础:从石头链到加密货币共识机制
1. 石头区块链的原理与安全特性
在一个名为中本乡(Nakamotopia)的地方,石头区块链是一种模拟区块链技术的有趣示例。在这个体系中,所有交易都记录在村子广场的石头块链上,任何人都能随时查看,这类似于现实区块链系统中的公共交易账本。不过,中本乡的居民交易使用真实身份,而比特币使用化名。
石头区块链有几个关键的安全特性:
- 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 PoW) :在中本乡,生成石头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精确制作空白块、刻入交易信息,再搬运到广场堆叠。但验证却很简单,只需读取交易信息和测量尺寸。在比特币中,PoW不仅是证明投入计算资源的方式,还用于随机选择下一个区块的创建者,而在中本乡,这个功能由间歇泉实现。
- 不可变性(Immutability) :区块链的数据必须不可篡改。中本乡的巨大石头块尺寸精确,若试图修改交易信息或替换石头块,很容易被发现。在比特币和其他区块链系统中,每个新块的头部包含前一个块的加密哈希值,客户端可以通过检查前一个块来验证最终的块哈希。
- 诚实多数原则(Honest Majority) :石头区块链要正常运行,需要大多数村民诚实且对每个块达成共识。如果诚实村民占多数,那么链条中的大部分块由他们创建,被不诚实村民篡改的风险就很低。不过,如果诚实村民都不在(比如外出为社区猎取猛犸象),不诚实村民可能有机会添加或替换块。但移动石头块耗时费力,替换只能针对靠近顶部的块,而且诚实村民回来验证链条时会很快发现问题并纠正。在比特币中,如果一个块后面附加了大量的块,就被认为有高确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