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摊在逃五花肉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35、数字证书与安全通信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数字证书与安全通信技术,涵盖捷克邮政认证服务的运营情况、3G无线PKI在医疗通信中的应用以及身份基强多指定验证者签名技术。分析了各类技术的核心优势、应用场景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如技术融合化、智能化和标准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技术的特点,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7-30 01:23:43 · 28 阅读 · 0 评论 -
34、密钥交换协议与PKI系统安全分析
本博文深入探讨了密钥交换协议与PKI系统的安全性问题。首先分析了KCI攻击在不同模型(Canetti-Krawczyk模型和Shoup模型)下的表现及安全证明的不足,接着介绍了一种新型PKI系统,其通过一次性哈希链机制有效检测用户密钥暴露,提升了安全性,并与传统PKI系统和密钥绝缘签名方案进行了对比。此外,还介绍了捷克邮政PKI系统的结构与实施挑战,最后提出了未来在密钥交换协议、PKI系统及其在大型机构中部署的发展方向与优化建议。原创 2025-07-29 11:08:05 · 40 阅读 · 0 评论 -
33、密钥泄露伪装攻击下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了密钥泄露伪装攻击(KCI)对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威胁,探讨了不同协议对KCI攻击的免疫能力,以及在形式化安全模型中的可证明安全性。通过分析MTI/A0、MQV等协议的特性,以及对LLK、SK等协议的密码分析,总结了提高KCI弹性的策略,并讨论了未来在协议设计和模型改进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28 16:06:43 · 31 阅读 · 0 评论 -
32、高效的基于签密方案的POP协议及密钥协商协议对密钥泄露伪装的抗性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的基于签密方案的POP协议,以及密钥协商协议对密钥泄露伪装(KCI)攻击的抗性。该POP协议在计算成本、通信成本和安全性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适用于计算能力受限的设备,如移动电话。同时,文章探讨了密钥协商协议在面对KCI攻击时的脆弱性,并提出了增强协议抗性的设计建议。通过形式化模型分析,为协议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研究成果为构建更安全、高效的网络通信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原创 2025-07-27 13:22:29 · 25 阅读 · 0 评论 -
31、普适计算中的化名公钥基础设施及高效POP协议
本博客探讨了普适计算环境中的一种高效匿名公钥基础设施(PPKI)及其在证明拥有协议(POP)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基于椭圆曲线的签密方案,提出了一种高效且安全的POP协议,能够在降低计算和通信开销的同时,提供机密性、认证和不可否认性。该方案适用于移动设备和物联网设备等资源受限的场景,为未来网络安全认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26 12:06:23 · 33 阅读 · 0 评论 -
30、普适计算中的化名公钥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普适计算环境的化名公钥基础设施(PPKI)解决方案,基于通用定理和XDH假设,实现了通信的真实性、不可否认性和隐私保护。PPKI包含五个阶段:CA设置、对等体注册、对等体间认证通信、追踪和撤销。每个阶段都详细描述了操作流程,并通过性能分析和安全性分析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与传统PKI系统相比,PPKI在数据传输量、计算开销、隐私保护和撤销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物联网、移动支付、智能交通等场景。原创 2025-07-25 09:39:51 · 53 阅读 · 0 评论 -
29、智能卡增强前向安全用户认证与伪匿名PKI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一种增强的前向安全用户认证方案,解决了传统Wang-Li方案中存在的并行会话攻击和反射攻击问题,并通过优化认证流程提高了安全性与效率。同时,文章深入解析了伪匿名公钥基础设施(PPKI)技术,介绍了其在无处不在计算环境中保护用户隐私的应用机制和优势。PPKI通过用户自主生成伪匿名公钥和证书,在确保不可否认性的同时有效防止身份追踪,并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文章还分析了PPKI的实现原理、应用场景及安全性基础,展示了其在移动支付、物联网设备通信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24 10:53:19 · 33 阅读 · 0 评论 -
27、加密数据存储系统中的高效合取关键词搜索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的合取关键词搜索方案ECK-PS,专为加密数据存储系统设计。该方案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效的关键词搜索功能。通过基于随机预言机假设的安全模型和严格的数学证明,ECK-PS被证明是SS-CTA安全的。文章详细阐述了方案的算法设计、安全性分析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原创 2025-07-22 16:13:34 · 25 阅读 · 0 评论 -
26、多媒体内容分发访问控制系统与高效加密数据存储系统的联合关键字搜索
本文探讨了多媒体内容分发访问控制系统和高效加密数据存储系统的联合关键字搜索方案。多媒体内容分发访问控制系统通过用户认证、授权和QoS保证等步骤,确保用户安全可靠地访问内容;而高效联合关键字搜索方案ECKS-PS则解决了加密数据存储中高效搜索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两种系统的优势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数字化时代的多媒体分发和数据安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原创 2025-07-21 15:13:57 · 18 阅读 · 0 评论 -
25、多媒体内容分发的访问控制系统
本文介绍了多媒体内容分发的访问控制系统,涵盖系统概述、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等内容。系统通过结合身份验证、授权和QoS保障机制,利用RTSP协议和基于SAML的网络访问控制架构,实现对多媒体内容的安全分发和高质量服务。设计中还涉及单点登录、密钥管理、跨域支持等关键技术,以保障用户访问的安全性与体验质量。原创 2025-07-20 16:36:47 · 27 阅读 · 0 评论 -
24、迈向安全电子工作流与多媒体内容访问控制
本文探讨了安全电子工作流和多媒体内容访问控制的技术架构与应用场景。电子工作流包含表单、信息通知、决策和外部Web应用等核心组件,通过认证、授权、通知和注册等技术组件保障安全性和效率。多媒体内容访问控制则以VIDIOS项目为例,提出了基于NAS-SAML的跨域访问控制架构,满足内容分发的安全和QoS需求。同时,文章分析了电子工作流在奖学金申请和差旅费用报销等场景的应用,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如工作流回溯功能和框架适用范围拓展。原创 2025-07-19 11:32:21 · 25 阅读 · 0 评论 -
23、迈向安全电子工作流
本文介绍了构建安全电子工作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重点探讨了工作流的基础概念、场景与组件设计、活动与技术组件的实现细节,以及安全保障机制。通过采用基于XML的XPDL标准、工作流引擎Enhydra Shark和PKI技术,系统实现了数据的真实性、保密性、不可抵赖性和完整性。同时,通过模块化设计,系统支持组件的重用,提高了电子工作流的安全性和效率。原创 2025-07-18 11:58:17 · 21 阅读 · 0 评论 -
22、DomainKeys Identified Mail与电子工作流安全探讨
本文探讨了DomainKeys Identified Mail(DKIM)在电子邮件安全中的作用及其签名方案的选择原因,详细分析了DKIM不采用标准PKI、S/MIME或XML签名的考量因素,包括数据结构复杂性、依赖关系、效率问题等。此外,文章聚焦电子工作流的安全数字化转型,提出了一个通用的电子政务应用框架,并讨论了活动类型识别、安全保障组件实现以及框架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旨在为电子工作流的安全实现和优化提供参考。原创 2025-07-17 12:48:27 · 30 阅读 · 0 评论 -
21、邮件安全防护:EMPE与DKIM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EMPE和DKIM两种关键技术在邮件安全防护中的原理与应用。EMPE通过PKI和加密技术实现基于身份的策略执行,适用于受控环境;而DKIM则利用数字签名和DNS验证邮件来源,适用于广泛网络环境。文章还探讨了两种技术的部署考量、签名处理特点以及未来邮件安全的发展趋势,为应对垃圾邮件和钓鱼攻击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16 14:45:33 · 35 阅读 · 0 评论 -
20、对抗电子邮件滥用:EMPE方法解析
本博文深入解析了当前电子邮件系统中对抗垃圾邮件和滥用问题的多种技术,包括基于签名的过滤器、贝叶斯过滤器以及传输层的SPF、DMP、RME和DomainKeys(DKIM)等认证方案。重点介绍了EMPE这一创新性方法,其结合了SMTP AUTH与S/MIME技术,通过加密签名和策略执行,提供更强的身份认证和邮件安全保障。文章还对各类技术进行了详细对比,并探讨了EMPE的架构设计、工作流程、实现方式、优势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构建更安全可靠的电子邮件系统提供参考。原创 2025-07-15 16:29:18 · 30 阅读 · 0 评论 -
19、保障互联网安全:路由基础设施与邮件滥用应对方案
本博客探讨了互联网安全的两个重要方面:路由安全和电子邮件滥用。针对路由安全,提出了一种支持批量下载优化的PKI存储库系统,通过证书验证和路由起源授权(ROA)来增强路由过滤,防止前缀劫持等攻击。在电子邮件安全方面,分析了现有解决方案的局限性,并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签名和传输层认证的EMPE系统,以有效防止身份伪造和邮件内容篡改。同时,讨论了EMPE的部署挑战和可能的增强方向,旨在为构建更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提供参考。原创 2025-07-14 11:40:16 · 34 阅读 · 0 评论 -
18、支持安全互联网路由的基础设施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支持安全互联网路由的基础设施,重点讨论了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地址与AS号分配验证机制,以及路由起源授权(ROA)的生成与使用。文章涵盖了从IANA到ISP和最终用户的整个证书颁发体系,解释了如何通过证书、扩展信息、CRL和ROA等机制保障路由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同时,还介绍了不同实体在PKI中的角色及其证书用途,并通过流程图和表格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相关流程。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可验证、可追溯、安全的互联网路由体系,防止路由劫持等安全威胁。原创 2025-07-13 11:36:47 · 33 阅读 · 0 评论 -
17、短可链接环签名与安全互联网路由基础设施解析
本文解析了短可链接环签名的构造和安全特性,以及其在密码学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安全互联网路由基础设施的设计和作用。短可链接环签名通过恶意公钥生成、环签名生成和严格的安全证明机制,确保了不可伪造性、可链接匿名性、可链接性和非诽谤性。安全互联网路由基础设施则通过PKI、路由起源授权(ROAs)和存储库的协作,有效防止虚假路由起源和前缀劫持,提升互联网路由的安全性。原创 2025-07-12 10:35:09 · 34 阅读 · 0 评论 -
16、短可链接环签名再探
本文深入探讨了可链接环签名的基础概念和安全模型,分析了现有方案(如[16]、[17]、[21])在不同攻击下的安全性,并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构造方案。新方案引入了证书颁发机构(CA)对用户公钥进行认证,修改了签名和验证算法以增强安全性,并通过安全分析证明了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满足所提出的安全模型。文章还对比了不同方案的安全属性和攻击类型,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原创 2025-07-11 14:24:18 · 27 阅读 · 0 评论 -
15、短可链接环签名再探
本文深入探讨了短可链接环签名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在密码学中的广泛应用。回顾了环签名的基本特性如匿名性、自发性和不可链接性,以及可链接环签名的可链接匿名性及其在电子现金和电子投票等领域的应用。指出现有短可链接环签名方案中存在的安全模型问题,特别是对中央权威的过度依赖,并提出新的安全模型以增强自发性和安全性。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个改进的短可链接环签名构造,优化了密钥生成、签名算法和安全验证,提升了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原创 2025-07-10 13:27:09 · 17 阅读 · 0 评论 -
14、基于类半群的多级密码系统安全分析
本文对基于虚二次非极大序中类半群结构的多级密码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安全分析。重点探讨了密钥管理系统的多级加密机制、虚二次域中的类半群理论基础以及使用Clifford半群构建的KMS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发现,该系统在原像计算、密钥理想选择、幂等元数量控制等方面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攻击者利用破解。同时,文章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方向,包括优化原像计算算法、改进密钥理想选择方法以及合理控制幂等元数量,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原创 2025-07-09 15:02:54 · 48 阅读 · 0 评论 -
13、密码系统安全分析:无证书加密与多级安全密码系统
本文探讨了无证书公钥加密(CL-PKE)和多级安全密码系统的设计、安全性分析及存在的漏洞。重点介绍了无证书加密的构成及其面对类型I和类型II对手的安全模型,揭示了Yum和Lee提出的从基于身份加密(IBE)到CL-PKE转换方案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给出了攻击过程及避免方法。同时,对多级安全密码系统的经典方案如Akl等人方案、MacKinnon等人方案及基于Clifford半群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向。文章旨在为密码系统的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08 13:39:36 · 22 阅读 · 0 评论 -
12、可分离基于身份的可否认认证及加密方案分析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可分离基于身份的可否认签名概念及其在加密和认证领域的应用,重点分析了不同加密方案(包括传统公钥密码学、基于身份的加密、基于证书的加密和无证书公钥加密)的特点、安全性以及适用场景。同时,文章指出了Yum和Lee提出的通用构造存在安全漏洞,并对未来加密方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原创 2025-07-07 11:22:40 · 31 阅读 · 0 评论 -
11、可分离的基于身份的可否认认证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一种可分离的基于身份的可否认认证技术,该技术结合了双线性对和变色龙哈希等密码学工具,实现了在保证消息认证的同时保护签名者身份隐私的特性。文章不仅介绍了相关基础密码学概念,还详细讨论了方案的构造方法、安全性质以及在网络钓鱼防范中的应用。通过效率比较,展示了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竞争力。原创 2025-07-06 11:01:58 · 29 阅读 · 0 评论 -
10、密码启用的PKI与抗网络钓鱼的密码学原语
本文探讨了密码启用的公钥基础设施(PKI)方案与对抗网络钓鱼攻击的密码学原语。首先分析了密码启用PKI的实现机制与安全特性,重点讨论了其支持用户漫游、即时撤销和前向保密的优势,并对比了现有虚拟智能卡和软令牌方案的不足。随后介绍了可分离身份基可否认认证这一新型密码学方案,旨在解决网络钓鱼问题,该方案无需依赖传统PKI,同时保留了电子邮件的可否认性,提升了安全性。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基于双线性对的高效构造方法,并分析了其安全性与应用前景,包括电子邮件、在线交易和物联网等场景。原创 2025-07-05 16:34:29 · 32 阅读 · 0 评论 -
9、支持即时撤销的前向安全密码启用公钥基础设施
本文介绍了支持即时撤销的前向安全密码启用公钥基础设施方案,包括基于Schnorr签名的主密码证书(MPC)和短期证书(SLC)机制。PC方案通过硬件智能卡存储MPC,保障安全性但限制用户移动性;而PC+UM方案引入下载服务器(DS)和在线CA,支持用户在不同设备间移动。两种方案均利用随机数加密密码和离散对数问题的数学难度保障系统安全,并通过即时撤销机制应对密码泄露风险。最后,文章从安全性、用户体验和应用场景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04 10:02:53 · 16 阅读 · 0 评论 -
8、远程用户认证与密码启用PKI方案解析
本文介绍了改进的远程用户认证方案和支持即时撤销的前向安全密码启用PKI方案。在远程用户认证中,通过哈希函数和改进的Rabin签名机制实现了高效的身份验证,并具备抗多种攻击的能力。密码启用PKI方案通过密码生成会话私钥和短期证书,支持用户移动性和即时撤销,同时保障了前向安全性。通过与现有方案的对比分析,新方案在安全性、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远程办公、电子商务等实际应用场景。原创 2025-07-03 16:59:50 · 33 阅读 · 0 评论 -
7、分布式安全中介PKI与改进的远程用户认证方案解析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安全中介PKI的主动方案及其改进的远程用户认证机制。主动方案具备独立性、保密性和可用性,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改进的DSEM解决了原始方案中的不安全性、低效更新等问题。同时,针对Lu-Cao远程用户认证方案存在的密码分配不合理和不必要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提高了用户友好性、安全性和效率。适用于构建更加可靠的公钥基础设施和远程认证体系。原创 2025-07-02 12:58:23 · 31 阅读 · 0 评论 -
6、分布式安全中介公钥基础设施再探讨
本文深入探讨了分布式安全中介公钥基础设施(DSEM)的原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传统DSEM虽然解决了传统安全中介(SEM)的一些局限性,但仍存在效率、安全性及主动秘密共享意义不大的问题。改进型DSEM通过引入高效的加密工具和协议,实现了RSA签名/加密的高效性和即时性,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适应性。文章还分析了改进型DSEM的安全机制、显著特点,并与传统DSEM进行了对比,最后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和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01 16:01:19 · 24 阅读 · 0 评论 -
5、新兴全球PKI中认证路径发现的建模与评估
本文探讨了新兴全球PKI中认证路径发现的性能建模与评估,重点分析了正向与反向构建方向的效率差异,以及本地偏好率和RDN匹配选项对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发现正向方向在多数指标上表现更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如优先使用正向方向、合理设置信任锚位置、双向构建并中间相遇等,以提升PKI系统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原创 2025-06-30 13:02:28 · 28 阅读 · 0 评论 -
4、新兴全球PKI中认证路径发现的建模与评估
本博文探讨了新兴全球公钥基础设施(PKI)中认证路径发现的建模与评估。文章详细介绍了认证路径发现的基础概念、优化技术以及相关研究工作,重点分析了路径构建方向、虚拟和合成证书的应用以及系统评估方法。通过设计并实现一个强大、灵活且可扩展的PKI模拟框架,结合PathBuilder模型对认证路径发现算法进行实验评估。实验结果揭示了不同构建方向和优化技术对发现性能的影响,为未来PKI环境的复杂建模与优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原创 2025-06-29 10:16:37 · 24 阅读 · 0 评论 -
3、公钥基础设施(PKI)认证路径发现与验证权威机构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公钥基础设施(PKI)中认证路径发现的挑战与验证权威机构(VA)的应用。随着全球PKI架构的日益复杂,认证路径发现作为证书验证的第一步,面临着PKI架构复杂性、算法选择和用户行为等影响。同时,为解决国际互操作性问题,VA被提出作为独立可信的第三方,提供一站式的证书验证服务,并帮助依赖方管理风险。研究还介绍了模拟框架和概率搜索树模型对认证路径发现性能的评估结果,强调了优化算法和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原创 2025-06-28 10:08:18 · 23 阅读 · 0 评论 -
2、PKI依赖方风险管理:验证机构的应用与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公钥基础设施(PKI)体系中依赖方(RP)如何有效管理风险的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的CA交互方式(如对等CA交叉认证、层次结构、桥CA和信任列表分发)及其优缺点,提出了引入独立可信的验证机构(VA)作为新的信任模型。文章详细讨论了验证策略的制定、证书质量分类方案以及其他关键考虑因素,并为RP在PKI环境中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实施建议。最终目标是帮助RP选择合适的方式以保障业务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原创 2025-06-27 10:13:44 · 21 阅读 · 0 评论 -
1、公钥基础设施(PKI)互操作性与风险管理:验证机构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公钥基础设施(PKI)在互操作性与风险管理方面的挑战及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验证机构(VA)的应用。PKI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支柱,仍然面临跨CA信任、证书路径验证以及风险评估等难题。文章结合EuroPKI 2006研讨会的相关讨论和研究成果,提出了VA作为中间信任锚点,为RP提供一站式证书验证服务,从而简化操作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未来,随着PKI应用的扩展,VA模式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完善。原创 2025-06-26 16:57:02 · 3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