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flake生成ID
twitter开发的一套全局唯一ID生成算法,要点如下:
- 41位的时间序列(精确到毫秒,41位的长度可以使用69年)
- 10位的机器标识(10位的长度最多支持部署1024个节点)
- 12位的计数顺序号(12位的计数顺序号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产生4096个ID序号)
- 最高位是符号位,始终为0。
简单可靠,性能好,趋势有序,不引入第三方系统。缺点是有使用时间限制,8-100年不等,序列不是连续有序。
测试用例
package snowflake;
/**
* Twitter_Snowflake<br>
* SnowFlake的结构如下(每部分用-分开):<br>
* 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 00000 - 000000000000 <br>
* 1位标识,由于long基本类型在Java中是带符号的,最高位是符号位,正数是0,负数是1,所以id一般是正数,最高位是0<br>
* 41位时间截(毫秒级),注意,41位时间截不是存储当前时间的时间截,而是存储时间截的差值(当前时间截 - 开始时间截)
* 得到的值),这里的的开始时间截,一般是我们的id生成器开始使用的时间,由我们程序来指定的(如下下面程序IdWorker类的startTime属性)。41位的时间截,可以使用69年,年T = (1L << 41) / (1000L * 60 * 60 * 24 * 365) = 69<br>
* 10位的数据机器位,可以部署在1024个节点,包括5位datacenterId和5位workerId<br>
* 12位序列,毫秒内的计数,12位的计数顺序号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同一机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