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栅格?
在原理图纸上,设有方格栅格,如下图所示。
在图上移动光标时,光标可以自动地捕捉对齐到栅格点上。
这样,你绘制出的原理图就会是方方正正的。此外,在连接导线时,可以精准地捕捉到栅格点上,不会出现“错位虚接”的情况。
下边我们试着在图纸上拖动一个元器件看看。
可以看到,在拖动的过程中,元器件会等间距地向前移动,每一次光标都会自动落在栅格点上。
自己去试一下就能更直观地了解了。
当前栅格间距值的显示
当前图纸上的捕捉栅格间距值,会显示在左下角的状态栏中。
栅格可视性的设置
如果你不想在图纸上看到这些方形栅格,那么也是可以将它们隐藏的。
找到菜单栏上的“视图”菜单,按如下顺序点击:视图→栅格→切换可视栅格。
可以看到,点完之后,图纸上的栅格就都隐藏了。
想要将栅格在显示出来,我们只需再点一下“切换可视栅格”即可。
点完之后,图纸上的栅格就又显现出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隐藏了图纸上的栅格时,捕捉栅格的功能依旧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拖动元器件时,光标依旧会自动捕捉到栅格点上。
捕捉栅格间距的设置
栅格间距的默认值是100mil,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是不用去更改的。
下面介绍一下栅格间距的设置方法。
找到菜单栏上的“视图”菜单,按如下顺序点击:视图→栅格→设置捕捉栅格。
然后会弹出以下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输入你想要的捕捉栅格间距值,然后点击确定即可。
我们试着将捕捉栅格间距改成25mil。
可以在底部的状态栏中看到,当前的捕捉栅格间距已经被改成了25mil了。
栅格间距预设值的快速切换
系统预设了三个捕捉栅格间距值:10mil、50mil、100mil。你可以在它们之间来回切换。
找到菜单栏上的“视图”菜单,按如下顺序点击:视图→栅格→切换捕捉栅格。
栅格间距值的切换顺序为:10mil → 50mil → 100mil → 10mil → … ,如此循环。你每点一次“切换捕捉栅格”,栅格间距值就切换一次。
“切换捕捉栅格”的快捷键是“G”。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切换栅格间距值的方式。
找到菜单栏上的“视图”菜单,按如下顺序点击:视图→栅格→切换捕捉栅格(反向)。
栅格间距值的切换顺序为:100mil → 50mil → 10mil → 100mil → … ,如此循环,和之前那个命令的切换顺序是相反的。同样的,你每点一次“切换捕捉栅格(反向)”,栅格间距值就切换一次。
在画原理图时,初学者一般是用不到这个功能的。这里稍作介绍,是为了防止诸位在画图时不小心误触快捷键“G”,导致栅格间距值发生改变,进而产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