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持久化机制

Redis支持把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硬盘文件来保证数据持久化。当redis重启后通过把硬盘文件重新加载到内存,就能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Redis提供两种持久化机制RDB和AOF,具体实现如下:

RDB(Redis DataBase)持久化方式

是指用数据集快照的方式半持久化模式,记录redis数据库的所有键值对,在某个时间点将数据写入一个临时文件,持久化结束后,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的文件,达到数据恢复。

优点:

  1. 只有一个文件dump.rdb
  2. 容灾性好,一个文件可以保存到安全的磁盘
  3. 性能最大化,fork子进程来完成写操作,让主进程继续处理命令,所以IO最大化。使用单独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主进程不会进行任何IO操作,保证了redis的高性能
  4. 相对于数据集大时,比AOF的启动效率更高

缺点:

  1. 每次快照持久化都会将主进程的数据库数据复制一遍,导致内存开销加倍,若此时内存不足,则会阻塞服务器运行,直到复制结束释放内存;都会将内存数据完整写入磁盘一次,所以如果数据量大的话,而且写操作频繁,必然会引起大量的磁盘I/O操作,严重影响性能,并且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会丢失;
  2. 数据安全性低。RDB是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持久化,如果持久化之间redis发生故障,会发生数据丢失。所以这种方式更适合数据要求不严谨的时候

AOF(Append-Only File)持久化方式

是指所有的命令行记录以redis命令请求协议的格式完全持久化存储,保存为aof文件。

主要有两种方式触发:有写操作就写、每秒定时写(也会丢数据)。

因为AOF采用追加的方式,所以文件会越来越大,针对这个问题,新增了重写机制,就是当日志文件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fork出一条新进程来遍历进程内存中的数据,每条记录对应一条set语句,写到临时文件中,然后再替换到旧的日志文件(类似rdb的操作方式)。默认触发是当aof文件大小是上次重写后大小的一倍且文件大于64M时触发。

当两种方式同时开启时,数据恢复Redis会优先选择AOF恢复。一般情况下,只要使用默认开启的RDB即可,因为相对于AOF,RDB便于进行数据库备份,并且恢复数据集的速度也要快很多。

优点:

  1. 数据安全,aof持久化可以配置appendfsync属性,有always,每进行一次命令操作就记录到aof文件一次
  2. 通过append模式写入,即使中途服务器宕机,可以通过redis-check-aof工具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
  3. AOF机制的rewrite模式。AOF文件没有被rewrite之前(文件过大时会对命令进行合并重写),可以删除其中某些命令(比如误操作的flushall)

缺点:

  1. AOF文件比RDB文件大,且恢复速度慢
  2. 数据集大的时候,比rdb启动效率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