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er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8、无接触式人脸视频脉搏信号提取方法研究
本文研究了基于人脸视频的无接触式脉搏信号提取方法,比较了深度学习与最优滤波器方法在心率测量中的性能。通过在DEAP数据集上的实验,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劣,并探讨了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最优滤波器方法在某些指标上优于经典方法,并与深度学习方法具有竞争力,而深度学习方法在即时心率估计方面表现更优。研究还展望了未来结合多种技术以提升心率测量准确性和鲁棒性的方向。原创 2025-09-05 01:18:30 · 22 阅读 · 0 评论 -
26、数字化解剖标本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无接触心率测量方法综述
本文综述了数字化解剖标本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同时详细介绍了无接触心率测量的发展,包括经典信号处理方法、深度学习方法及其他改进技术。此外,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滤波方法,以提升心率测量的准确性与适用性,为医学教育和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原创 2025-09-03 13:02:50 · 25 阅读 · 0 评论 -
25、数字化解剖标本:医学教育中的新机遇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解剖标本在医学教育中的多重作用,包括传授解剖知识、提升手动技能、培养情感认知以及教授历史文化。数字化工具为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触觉缺失、情感影响和伦理争议等挑战。文章还强调了通过历史主题探索,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社会建构、制度偏见及尸体获取的伦理问题,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同理心和人文关怀。在现代医学课程日益拥挤的背景下,合理利用数字化解剖标本将有助于培养更全面且具有专业素养的医学人才。原创 2025-09-02 12:45:54 · 25 阅读 · 0 评论 -
23、教育新趋势:增强、虚拟和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与数字化标本教学的融合
本文探讨了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尤其是与数字化标本教学的融合。文章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势、具体应用场景以及相关研究案例,并讨论了数字化标本在现代医学课程中的兴起与人文价值。同时,结合技术与标本教学的流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展示了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阔前景。原创 2025-08-31 15:52:20 · 30 阅读 · 0 评论 -
22、利用新兴技术革新健康科学教育:混合现实与全息技术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混合现实和全息技术在健康科学教育中的革新作用,特别是其在解剖学教育、疾病教育和临床应用中的潜力。通过分析微软HoloLens 2等设备的应用,文章指出这些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掌握,同时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文章还总结了新兴技术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08-30 12:38:27 · 21 阅读 · 0 评论 -
21、利用颠覆性技术进行疾病教育: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等颠覆性技术在医学教育和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文章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并介绍了现代技术如何提供更加直观、互动和高效的学习方式。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展示了这些技术在解剖学、生理学、哮喘教育、中风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同时,文章提出了技术应用的教学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如个性化学习、远程教学和临床实践模拟,旨在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原创 2025-08-29 09:37:20 · 25 阅读 · 0 评论 -
20、数字技术助力神经功能障碍管理
本文探讨了数字技术在神经功能障碍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包括对多发性硬化、中风和帕金森病等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治疗动机提升以及社交焦虑的缓解。通过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可穿戴传感器和手机应用等手段,数字技术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功能恢复,还在家庭环境中提供了便捷的治疗方式。文章还讨论了现有研究的方法学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数字技术在神经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潜力。原创 2025-08-28 14:54:53 · 13 阅读 · 0 评论 -
19、数字技术助力神经功能障碍管理
本文探讨了数字技术在神经功能障碍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潜在益处。文章概述了神经功能障碍的现状和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并详细介绍了可穿戴传感器、虚拟现实和机器人技术等数字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治疗体验和扩大治疗可及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数字技术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有望在神经康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高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原创 2025-08-27 12:55:46 · 19 阅读 · 0 评论 -
18、超声在解剖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超声技术在解剖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涵盖了课程设置、关注领域、实施建议及未来展望。重点分析了超声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与空间认知能力,并讨论了偶然发现的处理流程、模型使用方式以及健康与安全问题。此外,文章还提出了优化超声教学的建议,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08-26 15:58:38 · 22 阅读 · 0 评论 -
17、超声技术在医学解剖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本文探讨了超声技术在医学解剖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分析了其对学生学习兴趣、技能提升和临床相关性的积极影响。通过维也纳、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奥克兰大学和布莱顿与苏塞克斯医学院的案例研究,展示了超声教学的课程安排及改进历程。文章总结了超声教育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优化建议,展望了超声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广阔前景。原创 2025-08-25 16:36:16 · 21 阅读 · 0 评论 -
16、超声技术在解剖学教育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超声技术在解剖学教育中的应用,强调其作为现代医学教育工具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超声技术的发展历史、在医学教育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对学生解剖学知识掌握和临床技能培养的影响。同时,讨论了超声教学的成本问题、学生实践操作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学生、教师和设备的比例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结合案例和研究数据,展示了超声技术如何促进医学教育的现代化和临床实用性。原创 2025-08-24 13:29:38 · 24 阅读 · 0 评论 -
15、虚拟现实体验中的任务负荷评估
本文探讨了在虚拟现实体验中进行任务负荷评估的重要性,并基于NASA-TLX量表分析了影响用户工作负荷的关键因素。文章详细介绍了心理需求、身体需求、时间需求、绩效、努力程度和挫折感等维度的相互关系,并结合教育、医疗和游戏开发等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了优化虚拟现实体验的设计建议。通过合理设置任务难度、提供反馈支持以及持续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原创 2025-08-23 09:07:07 · 14 阅读 · 0 评论 -
13、虚拟学习资源(VLR)在解剖学教育中的教学设计要点
本文探讨了虚拟学习资源(VLR)在解剖学教育中的教学设计要点,重点分析了交付方式与反馈对协作学习的影响,以及学习者特征(如先前知识和大学经验)对VLR教育价值的作用。同时,文章提出了基于叙事可视化的VLR设计方法,并总结了综合设计原则与流程,以提升解剖学教育中虚拟学习资源的有效性与适应性。原创 2025-08-21 13:33:47 · 22 阅读 · 0 评论 -
12、虚拟学习资源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剖析
本文深入剖析了虚拟学习资源(VLR)在教学应用中的关键因素,包括沉浸感、立体视觉、交互性和动态性对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文章通过多维度研究比较了不同交付方式(如立体交付与桌面交付)的优劣,探讨了协作学习场景下VLR设计的相关考量,如沟通行为、感知差异与虚拟内容呈现。研究强调在设计VLR时需要综合权衡多个因素,以优化学习体验并提升教学效果。原创 2025-08-20 12:42:06 · 14 阅读 · 0 评论 -
11、解剖学教育中虚拟学习资源的认知负荷研究与设计考量
本研究探讨了解剖学教育中虚拟学习资源(VLR)的不同交付方式对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影响,并评估了先前解剖学知识和大学学习经历的作用。通过使用Unity®开发基于临床场景的3D颅骨解剖学VLR,并采用高度沉浸式立体投影系统和较低沉浸式桌面系统进行交付,结合EEG和NASA-TLX对认知负荷进行客观与主观测量。研究结果为VLR在解剖学教学中的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旨在提升学习效果并实现个性化学习体验。原创 2025-08-19 10:31:15 · 31 阅读 · 0 评论 -
10、法医学颅面识别与解剖学虚拟学习资源的前沿进展
本博文探讨了法医学颅面识别和解剖学虚拟学习资源(VLRs)的前沿进展及其相互关系。在法医学领域,通过形态计量学方法和3D技术的应用,面部近似过程的主观性得以减少,同时基于3DHOP框架的新界面提高了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在解剖学教育中,研究了VLRs的认知负荷,提出了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设计指导方针,以提升教育效果。此外,两者在技术、知识传递和未来发展方面存在诸多共通性和互补性,有望通过技术共享和协同发展推动法医学与解剖学教育的进步。原创 2025-08-18 10:26:20 · 24 阅读 · 0 评论 -
9、3D CT数据可视化、交互及应用全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3D CT数据的可视化、交互及其在颅面识别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3D Slicer和Meshlab两款开源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流程,涵盖从原始CT数据处理到3D模型生成、裁剪、清理、合并及最终3D打印的全过程。同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研讨会、培训以及法医面部近似案例中的实际应用,强调其在解剖学教学、技能提升和准确性评估方面的价值。文章还提供了软件功能对比、数据应用流程图以及具体实践案例,为从业者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原创 2025-08-17 15:10:10 · 23 阅读 · 0 评论 -
8、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据构建法医颅面识别的3D资源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据构建法医颅面识别的3D资源,重点分析了CT数据在法医面部近似和颅面叠加中的研究潜力、可视化应用以及实践工作流程。CT数据为颅面骨骼与软组织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同时结合开源软件和标准化分析,为法医颅面识别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支持。文章还提出未来需要加强方法标准化、资源共享和从业者培训,以提升法医颅面识别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原创 2025-08-16 09:28:59 · 15 阅读 · 0 评论 -
6、19世纪希腊 outlaw Stavrou 断头的虚拟创伤分析
本研究利用虚拟创伤分析和法医学技术,对19世纪希腊outlaw Stavrou的断头进行详细分析,以重建其死亡情况并揭示相关历史背景。研究结合雅典犯罪学博物馆的展品信息、希腊土匪活动的历史以及CT扫描和弹道创伤重建的技术成果,探讨了Stavrou的死亡方式及其时代环境。研究成果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还具有在教育教学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广泛价值。原创 2025-08-14 10:01:39 · 20 阅读 · 0 评论 -
4、希腊东正教圣徒埃夫蒂希奥斯面部重建研究
本研究首次尝试对希腊东正教圣徒埃夫蒂希奥斯进行面部重建,结合手动和数字方法,利用CT扫描和3D打印技术重建其面部形象。研究不仅揭示了圣徒可能的面部特征,还探索了科学技术在宗教文化领域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公开展示实体半身像和数字模型,促进了宗教信仰、文化传承和科学普及的结合。原创 2025-08-12 09:50:10 · 17 阅读 · 0 评论 -
3、考古与法医领域的骨骼匹配及面部重建技术探索
本文介绍了考古学与法医人类学领域中骨骼匹配和面部重建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Mesh-to-Mesh Value Comparison (MVC) 方法在骨骼匹配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与局限性,并详细分析了面部重建的三种主要方法及其适用场景。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帮助处理混合骨骼遗骸及还原历史人物面貌,为考古和法医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原创 2025-08-11 14:51:59 · 18 阅读 · 0 评论 -
2、颞下颌关节碎片数字3D模型配对匹配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网格到网格值比较(MVC)方法在颞下颌关节碎片数字3D模型配对匹配中的应用。通过使用CT扫描数据构建3D模型,并结合Trimmed Iterative Closest Point(TrICP)算法,研究评估了MVC方法在孤立关节表面重新关联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MVC方法在下颌髁和下颌窝的配对匹配中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在关节相关性匹配方面仍有改进空间。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优化模型构建方式和调整算法设置,以提高匹配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原创 2025-08-10 14:22:42 · 19 阅读 · 0 评论 -
1、生物医学可视化:从技术革新到遗骸分析应用
本文探讨了生物医学可视化技术在混合人类遗骸组合分析中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混合遗骸组合分析面临的挑战及其特点,总结了传统遗骸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并阐述了生物医学可视化技术如何改进遗骸分类流程。随后,文章重点分析了网格到网格值比较(MVC)方法的应用及其在遗骸分析中的意义,并展望了生物医学可视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望提升遗骸分析的准确性与效率,为考古学和法医人类学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原创 2025-08-09 10:44:37 · 1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