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DHCP的配置文件是靠模板文件内容复制过来的,文件的内容104行,绝大部分是注释。一般来说,Linux很多rpm包安装的服务都是这样,安装完成后,把模板文件内容复制过来,做很少的修改,基本功能就搭建完成。
一、配置文件的参数
标准的DHCP文件有两大部分,类似/etc/logrotate.conf配置文件一样,打开这个配置文件,有两部分。上部分是全局配置,针对参数的默认值,如果“{ }”内与全局配置的参数重叠,则”{ }“内的参数优先级是高于全局配置的,全局配置参数不生效。参数及说明如下图:
部分参数可能随着版本变化而变化。
二、需要注意的事项
subnet,也就是网段声明默认有三个,一般情况下,都是配置参数最多的那一个,而其他两个删除掉,避免造成干扰;
广播地址也就是当前网段的最后一个ip地址;
服务器配置完成,记得重启dcpd服务;
如果客户机是Linux,请将BOOTPROTO改成dhcp,而其他的ip地址、dns、子网掩码、网关全部删除,然后重启网卡服务;
服务器端要查看分配的信息,可在/var/lib/dhcpd/dhcpd.leases中查看,任何一台客户机获取DHCP后都记录在这个租约文件当中,文件信息有分配的ip、租约起始中止时间以及MAC地址;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