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技术与数据包调度全解析
交换机的冗余与容错
在大型交换机设计中,冗余和容错至关重要。当一个小型的 8 端口路由器出现故障时,受影响的用户数量有限。但对于大型的 256 端口×256 端口路由器,因其涉及众多用户和关键业务,必须保证几乎无间断运行。这通常依靠内部冗余机制来屏蔽故障,因为采用外部冗余(如配备第二台相同路由器)成本过高。大多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要求核心路由器符合 NEBS(网络设备构建系统)标准,一般大型路由器每年的停机时间最多为 5 分钟。当故障平面内传输的信元丢失时,会将故障平面替换进行维护,并换入备用平面。
高速交换结构中短链路的应用
在互联网络中,链路的物理长度是一个常被忽略的因素。链路形式多样,包括芯片间的串行链路、背板走线以及不同线卡间的电缆连接。长链路会增加延迟并降低比特率,除非采用更昂贵的信号技术(如光信号)来补偿。Delta 和 Clos 网络在各级之间至少使用了一些长链路,其长度与 O(N)成正比。而低维网格网络可以使用统一的短链路进行封装,如 Cray 和 Intel 超级计算机就曾采用过此类网络。
低维网格网络中,最简单的是 1D 环面,它是由节点组成的线性结构,最后一个节点与第一个节点相连形成逻辑环。2D 环面是二维节点网格,每行和每列的最后一个节点与同一行或列的第一个节点相连,3D 环面则是将此概念扩展到三维网格。虽然 1D 环面逻辑上是一个环,看似有一条长链路连接首尾节点,但可以通过巧妙的布局将其化解。将节点的前半部分布置在环的正向路径上,后半部分布置在反向路径上,这样虽然 A 到 B 的链路长度可能翻倍,但消除了长链路。同样的思路也适用于 2D 和 3D 环面。
不过,1D 环面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