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概念、定义与特性解析
1. 云计算概念的诞生
2006 年,Eric Schmidt 在搜索引擎策略会议上首次全面引入了“云计算”这一术语。他指出数据服务和架构应置于服务器上,即所谓的“云”中。此后,像亚马逊、微软和 IBM 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开始使用该术语。2007 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进一步巩固了这一术语在公众视野中的地位。
“云”最初是工程师用来指代抽象网络的便捷方式。当人们意识到计算和数据存储将从个人设备转移到集中式服务器时,对这些服务器网络访问的抽象便方便地代表了云的整体概念。此外,该术语从营销角度构思,用于描述各种依赖互联网的不同解决方案。如今,云计算已成为主流术语,大多数人对其有模糊的理解,但要更深入掌握,还需精确剖析。
2. 云计算的定义
- Gartner 的定义 :2008 年,IT 咨询公司 Gartner 率先定义云计算,后略有更新:“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可扩展和弹性的 IT 能力作为服务提供。”此定义指出了云计算的关键特性,如可扩展性、弹性以及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可扩展性意味着与本地计算相比,云计算能轻松提升计算和存储能力;弹性则表示在不需要时可缩减规模。不过,该定义较为宽泛,缺乏具体细节。
- NIST 的定义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更为精确全面,几乎所有云计算阐述都引用此定义,它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NIST 制定该定义旨在助力政府机构从昂贵的本地计算模式向更廉价灵活的云计算转型。其定义工作历经三年多,有 15 个草稿,结构围绕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