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bot设计冲刺中的卡片分类法:信息架构梳理利器
什么是卡片分类法?
卡片分类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用户体验设计的技术方法,它通过让参与者对写有信息或功能的卡片进行分组,帮助设计团队理解用户对信息架构的认知模式。在Thoughtbot的设计冲刺方法中,卡片分类被证明是一种简单但极其有效的工具。
何时使用卡片分类法?
卡片分类法特别适合以下场景:
- 当项目涉及大量功能和信息点,需要梳理清晰的信息架构时
- 在设计初期,需要了解用户对产品功能的认知和期待时
- 当现有产品的导航结构出现问题时,需要重新设计信息架构
准备工作
所需材料:
- 便利贴(建议多种颜色)
- 马克笔(粗头,便于书写清晰)
- 空白墙面或白板作为工作区
时间预估:约20分钟
两种卡片分类方法详解
1. 开放式卡片分类(最佳用于理解阶段)
适用场景:当需要探索用户对内容的自然分类方式时
操作步骤:
-
头脑风暴阶段(5分钟)
- 让所有参与者在便利贴上尽可能多地写下想法
- 如果思路受阻,可以重复写下最重要的想法,直到产生新思路
-
展示阶段
- 将所有便利贴贴在墙上
- 给参与者1分钟时间浏览所有想法
-
分类阶段
- 寻找想法之间的相似性
- 将相关的便利贴移动到一起形成初步分组
-
命名阶段
- 当形成几个明显的主题组后
- 为每个组添加一个标题卡
优势:能够发现设计团队未曾想到的内容组织方式
2. 封闭式卡片分类(最佳用于测试阶段)
适用场景:当需要验证已有的信息架构设计时
操作步骤:
-
预先准备好两类卡片:
- 主题类别卡(大分类)
- 内容卡(具体项目)
-
邀请3-5名参与者进行测试
-
请参与者将内容卡分配到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主题类别下
-
观察并记录参与者的分类方式:
- 哪些分配方式与预期一致
- 哪些分配出人意料
- 参与者是否有困惑或犹豫
-
为每位参与者的分类结果拍照记录
优势:能够验证信息架构设计的合理性
专业建议与技巧
-
参与者选择:尽量选择真实用户或具有代表性的利益相关者
-
卡片数量:建议控制在30-40张以内,过多会导致认知负担
-
环境设置:确保工作空间足够大,便于移动和排列卡片
-
引导方式:采用中立态度,避免引导性语言影响参与者
-
数据分析:寻找分类模式中的共性和差异点
常见问题解答
Q:应该选择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分类? A:如果是全新项目或重大改版,建议从开放式开始;如果是优化现有结构,封闭式更合适。
Q:需要多少参与者? A:开放式3-5人即可发现主要模式;封闭式建议5-8人以确保结果可靠性。
Q:如何处理分歧? A:分歧往往揭示重要的认知差异,值得深入分析而非简单忽略。
卡片分类法作为Thoughtbot设计冲刺工具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团队快速理解用户心智模型,创建更符合直觉的产品信息架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效果显著,是每个产品设计团队都值得掌握的技能。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