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基础(13)-- Buck电路的损耗有哪些?(记一次面试经历)

本文回顾作者在面试中遇到的关于DCDC电路损耗的问题,揭示了面试中快速准确回答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实例解析Buck电路的导通、截止和开关瞬间损耗,并总结了面试者需要的知识储备。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射频工程师的日常,每天给你分享技术干货

这个问题呢在面试时候被问过一次,所以有了今天的选题,希望大家以后如果被提问,都能从容面对。

还记得去年视频面试上海的一家外资公司,觉得外企稳定,福利待遇方面都还行,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面试经历。

面试总共分2轮(也可能会3轮),第一轮HR面,都是一些基础问题,为什么考虑新的机会(每家必问),现有薪资以及跳槽涨幅,为什么换城市等等;第二轮技术面,两个面试官看上去50岁左右,给人的感觉经验非常丰富,在公司内应该属于专家级别了。面试开始首先自我介绍了一下以前的项目经验,顺便也吹嘘了一下擅长什么;接下来就是提问环节(可以自由发挥了),可能这家公司的产品DCDC用的比较多,正好我简历里也介绍了这部分项目经历,所以问题围绕DCDC展开,先问了一下Buck电路的原理,这个我早有准备,没有悬念轻松拿下,然后又问我Buck电路的损耗,其实这个问题我是没有考虑过的,想了想Buck的效率通常在85%以上,我只知道导通时MOS管有个Rdson,阻值几十毫欧,于是就说了这个,我自己都感觉太小,这才多大的损耗啊!当时就感觉要挂!可惜了我前面1个小时的努力,哈哈。果不其然,等了几天没有下文,可能也与我一直从事射频工作有直接联系,不过我也不可能去追问HR,找工作本来就是双向协商的,你给我offer,我还不一定去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正常情况下80%的人不会去想DCDC的损耗在哪里,工程上项目时间紧,如果FAE推荐的电路不出问题,基本就会PASS这部分,去查看其他风险点,所以一些细节是考虑不到的。面试过后我也问了我前同事,他做过一段时间的电源,和我想的一样,平时主要关心电源的EMI指标和效率问题,损耗第一个是在MOS管选型时候用到,就是Rdson,第二个是电感电容选型的ESR损耗。

其实仔细思考下还是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的,之前为什么没答出来,我也总结了一下:面试的时候需要快速给出正确答案,这对候选人的考验相当大,需要平时大量的案例积累,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面试过程节奏快、时间紧,相对企业而言候选人也比较弱势,心理压力大无法正常思考的,所以答错很正常!

言归正传,Buck电路的损耗有哪些?

如下图所示,非同步Buck电路由MOS管、电感、续流二极管以及芯片内部逻辑电路组成。

理想情况下,我们在聊电路原理以及EMI等问题的时候,不会去考虑MOS管死区时间、开关速度,电感交直流阻抗,电容ESR/ESL,二极管的开关导通损耗以及Buck芯片的耗电,但这就是损耗的主要来源,此处由于开源电源的低频特性忽略PCB板的寄生参数。

查阅资料发现已经有很多博主定量估算过DCDC所有的损耗,是一种工程近似的方法。不过像这种面试的场景,时间宝贵,只需要定性分析,共3种情况:

1.导通时,损耗主要由MOS管Q、L和C产生,MOS管导通电阻Rdson与L、C的交直流阻抗(jwL+1/jwc+DCR)损耗之和。

2.截止时,损耗主要由二极管D、L和C产生,二极管的压降(ΔU*I)与L、C的交直流阻抗损耗之和。

3.开关瞬间,如下图所示,Ton时主要由MOS管开通损耗与二极管的关断损耗之和;Toff时,主要是MOS管关断损耗(波形与MOS管打开时相反)。

<think> 嗯,用户这次询问的是DCDC buck电路除电压转换之外的其他功能。结合之前的对话历史,用户已经了解过buck芯片的衡量指标,现在想深入理解电路的扩展功能。从引用内容看,TPS54824案例[^1]提到高转换效率和应用广泛性,工作模式部分[^2]说明CCM/DCM切换机制,布局基础[^3]强调布线原则,参数计算[^4]涉及伏秒平衡原理——这些其实都隐含了buck电路的衍生功能。 用户可能是一位电源工程师或电子专业学生,正在设计电源系统时需要全面评估buck电路的价值。ta特意强调"除转换电压外",说明已掌握基础电压变换功能,现在关注的是设计层面的附加价值。需要重点突出三方面:一是电能质量控制(如浪涌抑制),二是系统保护机制(如过温保护),三是拓扑灵活性(如负压生成)。 特别注意引用[2]中DCM模式的分析[^2]:当电感电流归零时二极管截止,这个特性天然具备关断保护效果。而引用[4]的伏秒平衡公式$$(V_{in}-V_{out})TD=V_{out}T(1-D)$$[^4]实际上揭示了稳压功能的数学基础。布局指南[^3]提到的"布线要尽量短"原则[^3]则直接关联EMI抑制功能。 应当用具体案例说明功能价值,比如引用[1]的TPS54824能实现负压输出[^1]就是拓扑灵活性的典型体现。最后生成的问题要引导用户思考功能实现方式(如负压电路设计)而非基础原理,这符合ta的进阶学习需求。 </think> 除基本的电压转换功能外,DC-DC Buck电路还具备以下核心扩展功能,这些功能对系统可靠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 ### 一、电能质量控制 1. **浪涌电流抑制** 通过软启动(Soft-start)机制控制上电时的电流斜率,避免输入电压跌落或器件应力过大。典型实现方式为内部集成缓启动电容,使占空比$D$从0缓慢升至目标值[^1][^4]。 *公式推导*:$$I_{inrush} = C \frac{dV}{dt}$$ 通过延长$dt$时间抑制冲击电流。 2. **纹波与噪声抑制** - **开关噪声滤波**:利用电感$L$和电容$C$构成的LC滤波器衰减开关频率$f_{sw}$及其谐波 - **EMI优化**:通过布局缩短高频环路(如$$V_{in} \rightarrow SW \rightarrow L \rightarrow GND$$路径)降低辐射[^3]。 --- ### 二、系统保护机制 1. **过流保护(OCP)** 检测电感电流峰值$I_{L(peak)}$,当满足$$I_{L(peak)} > I_{OCP\_threshold}$$时关闭开关管,防止电感饱和损坏[^1][^4]。 *实现原理*: ```mermaid graph LR A[电流采样电阻] --> B[比较器] --> C[关断驱动] ``` 2. **过热保护(OTP)** 内置温度传感器触发关断(典型阈值$T_j > 150^\circ \text{C}$),冷却后自动恢复[^1]。 3. **输入欠压锁定(UVLO)** 当检测到$V_{in} < V_{UVLO}$时禁止工作,避免异常工况[^4]。 --- ### 三、拓扑灵活性 1. **负压生成** 通过Buck-Boost拓扑改造(如TPS54824反相应用[^1]),实现$$V_{out} = -V_{in} \cdot D$$的负压输出,用于运放供电等场景。 2. **多工作模式切换** - **CCM/DCM自动转换**:轻载时进入DCM模式降低损耗(见引用[2]分析[^2]) *临界条件*:$$I_{load} < \frac{(V_{in}-V_{out}) \cdot D \cdot T_s}{2L}$$ - **脉冲跳跃(Pulse Skipping)**:极轻载时跳过周期维持效率。 --- ### 四、动态管理功能 1. **动态电压调节(DVS)** 通过改变反馈电阻或参考电压$V_{ref}$,实时调整$V_{out}$(如CPU省电模式)[^1]。 2. **电源序列控制** 配合Enable/Power Good信号,实现多电源的上电时序管理。 --- ### 设计应用案例 以**TPS54824反相电路**[^1]为例: - **功能整合**:在-5V输出应用中同时实现 $$ \begin{cases} \text{负压转换} \\ \text{过流保护(>7A)} \\ \text{软启动(3ms)} \end{cases} $$ - **布局关键**:依据引用[3]原则[^3],需最小化$$SW \rightarrow D_1 \rightarrow C_{out}$$的高频环路面积。 > ℹ️ 这些附加功能使Buck电路基础转换器升级为**智能电源管理单元**,显著提升系统鲁棒性。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