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B设计
文章平均质量分 87
技术流浪者
本人中科院菜鸟一枚,不断努力,不断提升!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PCB设计实践(三十七)PCB机械孔设计全解析:作用原理与设计规范指南
摘要:机械孔在PCB设计中兼具机械固定、电气连接和功能扩展等核心作用。本文系统解析其设计规范,包括孔径选择、布局规划、电气特性、热管理等8个维度,结合典型失效案例提出改进方案。随着电子设备微型化发展,微孔加工、智能孔结构等创新技术将成为未来趋势。通过多学科知识融合与规范应用,可提升PCB的可靠性及性能。原创 2025-06-29 17:04:22 · 1123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三十六)PCB设计新手系统性注意事项总结
PCB设计关键注意事项总结:布局需优先固定接口器件和高频元件,处理分区隔离;布线遵循3W原则,优化高速信号与过孔;电源/地系统设计注重分层供电和去耦电容布局;EMC防护重点关注噪声抑制与敷铜处理;制造需满足DFM要求,合理规划层叠结构;验证阶段执行DRC检查和信号仿真。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具体信号速率调整规则,建议使用专业工具进行精细化管控,以系统性规避90%的PCB故障风险。原创 2025-06-18 23:37:54 · 1144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三十五)STM32与ESP32的核心应用场景及选型
STM32适合工业控制(高实时性、丰富外设),ESP32专攻物联网(集成Wi-Fi/BLE)。原创 2025-06-10 15:16:51 · 1328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三十四)对晶振layout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晶振布局布线是保障时钟信号稳定的关键,需重点考虑:热管理:远离发热元件(≥3mm),必要时采用TCXO或散热设计;抗干扰:靠近主芯片(≤10mm),包地处理(闭合地环+密集地孔),避免噪声源;布线规范:信号线等长(误差≤50mil)、无过孔,负载电容紧贴引脚;电源与接地:独立滤波供电,单点接地,保持地平面完整;结构防护:避免机械应力,高频场景可选用基频+倍频方案。优化后温漂和EMI显著改善。原创 2025-06-09 13:20:41 · 1416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三十三)LDO与DC-DC电源芯片:核心技术差异与应用全景
LDO与DC-DC稳压器对比分析:LDO采用线性调节,结构简单但效率低(30%-60%),适合低噪声、小电流场景;DC-DC基于开关拓扑,效率高(85%-95%)但纹波较大,适用于大功率转换。关键差异包括压差要求、静态电流和热管理特性。现代技术趋势显示二者界限逐渐模糊,混合架构(前级DC-DC+后级LDO)成为优化方案。选型需综合考量电流需求、压差条件和噪声容限,并注意常原创 2025-06-04 12:47:15 · 1256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三十二)PCB设计遇到大电流时的设计技巧
本文系统阐述10A至数百安培PCB设计的六大关键技术。载流能力优化强调铜厚选择(2-4oz)、线宽计算及并联结构;热管理提出散热孔阵列、铜基板嵌入等方案;布局策略包括功率分区和低阻抗路径设计;材料工艺推荐铝基板、陶瓷基板等高效解决方案;安全设计涵盖电气隔离与保护电路;验证环节需结合热仿真与实测。典型150A电机驱动板案例显示,通过4oz铝基板、散热孔阵列等设计,可实现温升≤45℃的稳定运行。核心在于铜厚线宽协同、主动散热及严格验证。原创 2025-06-03 22:47:24 · 1813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三十一)PCB设计中机械孔的合理设计与应用指南
机械孔是PCB设计中实现固定、散热及电气连接的关键元件,主要分为金属化和非金属化两类。金属化孔兼具导电功能,用于定位、安装及层间导通;非金属化孔仅用于机械支撑。特殊孔如半孔、盲埋孔等适用于高密度设计。原创 2025-05-30 17:05:37 · 988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三十)地平面完整性
本文系统探讨了高速电路设计中地平面完整性的关键要素。从电磁理论出发,分析了地平面在降低回路电感(减少80%以上)、抑制辐射(降至微安级)和控制串扰(-60dB以下)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叠层结构优化、平面分割规范和高速信号布线准则等设计原则,包括采用对称叠层形成235pF/cm²板间电容、分割间距≥3倍介质厚度等具体参数。原创 2025-05-30 12:35:12 · 1304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十九)138度与183度锡膏焊接技术对比及应用场景分析
本文对比分析了138度低温锡膏与183度中温锡膏的技术特性与应用差异。138度锡膏(Sn-Bi合金)熔点低(138℃),适用于热敏感元件如柔性电路板和二次回流工艺,具有环保节能优势,但焊点机械强度较弱;183度锡膏(Sn-Ag-Bi/Cu合金)熔点172-183℃,焊点强度更高,适用于BGA封装、汽车电子等中等负荷场景。选型需权衡温度敏感性、机械强度和成本因素,其中消费电子倾向低温锡膏,精密电子和工业设备多选中温方案。未来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发展,低温焊接技术应用将逐步扩大。原创 2025-05-29 14:25:24 · 916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十八)嘉立创、捷配、华秋PCB厂商综合对比分析
摘要:国内三大PCB厂商(嘉立创、捷配、华秋)在板材性能、工艺精度、服务模式及价格策略方面各具特色。嘉立创以高端板材(高频/金属基板)、32层板工艺及全产业链服务见长,适合汽车电子等高可靠性场景;捷配主打快速打样(最快24小时)和灵活拼板,适合消费电子原型开发;华秋则以低价策略聚焦中端市场,适合工业控制等成本敏感型需求。选型需结合项目复杂度、预算及质量要求,高端选嘉立创,快速迭代选捷配,性价比选华秋。未来厂商将分别向智能制造、工艺升级和标准化服务方向发展。原创 2025-05-28 15:57:49 · 1595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十七)电感的形态分类与应用场景深度解析
从结构特性到功能实现,电感通过不同的物理形态与材料组合,实现了高频信号处理、大功率储能、电磁干扰抑制等关键功能。针对6G通信与太赫兹技术,开发基于LTCC工艺的三维堆叠电感,工作频率突破100GHz,同时将电容、电阻集成于同一模块(如村田LQM系列)。采用薄膜沉积技术将线圈层叠于陶瓷基板上,体积微小(如0402封装),寄生参数可控,适用于手机、智能手表等便携设备的电源管理模块。AI驱动的电感参数优化平台(如TDK Insights),通过仿真模型自动化匹配电感量与电流需求,设计周期缩短70%。原创 2025-05-24 21:10:51 · 1348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十六)贴片电容与插件电容的全面解析:差异、演进与应用场景
贴片电容(SMD)和插件电容(THD)在结构、性能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贴片电容采用扁平化设计,适合高频电路,具有低寄生电感和高生产效率,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汽车电子和医疗设备。插件电容则体积较大,适合低频大功率场景,如工业电源和家电控制,具有高耐压和耐高温特性。随着技术进步,贴片电容向超微型化和高频化发展,而插件电容通过材料改性保持在大功率领域的优势。未来,材料创新、智能化生产和绿色制造将推动两者在更多场景中实现性能跃迁和成本优化,支撑全球电子产业升级。原创 2025-05-23 20:29:31 · 1157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十五)贴片电阻与插件电阻的全面解析:差异、演进与应用场景
贴片电阻采用表面贴装技术,具有微型化、高精度和高频特性,适用于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领域。插件电阻则通过引脚插入PCB通孔,具有较高的功率承载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常用于工业和能源领域。原创 2025-05-23 20:22:37 · 1160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十四)PCB设计时如何避免EMI
文章首先分析了EMI的三大要素:干扰源、耦合路径和敏感设备,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如控制高速信号上升时间、优化传输线参数和增加共模扼流圈等。原创 2025-05-21 22:55:57 · 1836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十三)什么是阻抗匹配,需要做啥
文章详细解析了阻抗匹配的物理本质、工程价值、典型应用场景、设计规范、核心参数、设计方法、常见误区及纠正方案,以及先进工艺对阻抗控制的影响。原创 2025-05-21 22:48:53 · 1871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十二)主流PCB设计软件深度解析与选型指南
全球市场主要由Altium、Cadence和Mentor三大厂商主导,同时开源工具如KiCad和Eagle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选择。原创 2025-05-20 10:45:13 · 1387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十一)什么是过零检测及应用场景
过零检测在电力电子控制、智能家居、电力系统保护和通信信号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可控硅触发、电机调速、LED调光、电弧故障检测和电力载波通信等。原创 2025-05-20 10:44:38 · 1149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十)深入探讨PCB设计中电感啸叫的八大关键控制维度
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PCB设计中电感啸叫问题的八大关键控制维度,为工程师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5-19 10:58:49 · 1358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十九)PCB设计中NPN/PNP选型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PCB设计中NPN与PNP型晶体管的选型策略,强调了其对系统性能、功耗、可靠性和成本的重要影响。文章从器件的基础特性、应用场景、电路兼容性、热管理及信号完整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工程师提供了系统化的选型指南。原创 2025-05-18 17:16:00 · 981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十八)PCB设计铜厚选择及分层设计深度解析
PCB铜箔厚度是电路板设计中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电路性能、可靠性和成本。本文从铜厚选择的六大要素、多层板分层设计策略及制造工艺的耦合关系三个维度,系统解析了PCB铜厚设计的工程方法论。原创 2025-05-18 17:15:18 · 1306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十七)PCB设计时11个维度分析双层板和四层板该如何抉择
双层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合低频电路和消费电子,但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较差。四层板通过增加电源层和地层,显著提升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和电源稳定性,适合高速数字电路和高可靠性设备,但成本较高。原创 2025-05-14 12:52:38 · 867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十六)PCB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八大核心模块
PCB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电气性能、物理结构和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本文从八大核心模块详细阐述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布局规划与结构适配、层叠架构与阻抗控制、电源完整性设计、信号完整性保障、热力学管理系统、可制造性设计、电磁兼容设计以及可靠性验证体系。原创 2025-05-14 12:51:53 · 826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十五)PCB数字模拟隔离设计的终极选型指南-0Ω电阻VS磁珠
在混合信号电路设计中,0欧电阻和磁珠是两种常用的隔离元件,用于抑制噪声干扰。0欧电阻具有毫欧级阻值和寄生电感,适用于全频段噪声抑制和单点接地,适合低频混合信号系统和紧凑型PCB布局。磁珠由铁氧体材料构成,具有高频带阻滤波特性,适用于高频数字电路和射频前端模块。0欧电阻成本低、体积小,而磁珠则适合大电流和高频噪声抑制。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需根据噪声频谱、电流需求和布局空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隔离元件,或采用混合使用策略,以实现高效的噪声抑制和电路设计优化。原创 2025-05-12 11:12:34 · 1221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十四)PCB设计中模拟与数字电路的隔离方法:原理、区别与应用场景
在PCB设计中,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隔离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信号完整性的关键。随着电子设备的高集成度和高频化发展,数字电路产生的噪声对模拟电路的干扰日益严重。本文系统阐述了模拟与数字电路的隔离技术,包括隔离原理、方法差异、设计策略和应用场景,并提供了实践指导。主要方法包括物理布局隔离、电源系统隔离、地平面处理、信号隔离技术以及屏蔽与滤波。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数字与模拟隔离器的区别与选型,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设计实例。原创 2025-05-12 11:11:45 · 1859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十三)PCB设计中差分线间距与线宽设置的深度解析
设计时需综合考虑阻抗控制、制造工艺、电流承载与热管理等因素,并采用动态区域规则和进阶设计技巧以规避常见误区。原创 2025-05-10 16:04:03 · 1648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十二)PCB设计电容选型:功能、材质、规则
本文详细探讨了PCB设计中电容的分类、选型规范及布局布线规则,旨在帮助设计者构建科学的电容应用体系,确保电路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信号完整性。原创 2025-05-10 16:03:33 · 1579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十一)PCB设计时如何选择USART、SPI、I2C
USART(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异步串口通信需求,早期以RS-232标准为代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调制解调器、打印机等外设的连接。1992年发布的I2C 2.0标准引入快速模式(400 Kbps),2012年的4.0版本进一步支持5 Mbps高速模式,并兼容SMBus(系统管理总线)。21世纪后,随着物联网设备对实时性要求的提升,SPI在传感器网络、显示控制等领域进一步普及。原创 2025-05-09 13:52:05 · 1193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十)PCB设计中电感封装的选型
在PCB设计中,电感封装的选型直接影响电路性能、布局效率、热管理能力及系统可靠性。合理的封装选择不仅能优化空间利用率,还能提升电磁兼容性(EMC)和长期稳定性。以下从封装类型、尺寸参数、应用场景适配、布局协同设计、热管理策略等维度,系统阐述电感封装选型的关键要点。原创 2025-05-05 09:36:34 · 1491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九)PCB设计中电阻封装选型指南
在PCB设计中,电阻封装指电阻器在电路板上的物理实现形式,包含尺寸规格、引脚间距、散热特性等要素。封装代码:如0402、0603、0805等,数字代表英制尺寸(如0603=0.06×0.03英寸)外形尺寸:直接影响PCB布局密度(详见表1)功率承载:与散热面积正相关,0201封装仅1/20W,2512可达1W耐压等级:大封装通常支持更高电压(如0603耐压50V,1206可达200V)原创 2025-05-02 15:49:28 · 1236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八)PCB设计中的电容封装12个维度的选型指南
电容作为电子电路中最基础的无源元件之一,其封装选型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产品可靠性和生产成本。本文将深入探讨PCB设计中电容封装选择的12个关键维度,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与行业规范,为硬件工程师提供系统化的选型策略。原创 2025-05-01 22:08:28 · 1154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七)ATX电源及相关参数详解
电压类型标称值允许误差主要用途+3.3V3.3V±5%内存供电(纹波系数小,电流≥20A)+5V5V±5%CPU、PCI/AGP设备主电源+12V12V±5%硬盘/光驱电机、PCI-E显卡-12V-12V±10%串口逻辑电平判断+5VSB5V±5%待机电源(最大10mA)关键针脚功能PS-ON(绿线):电源开关信号(<1V激活,>4.5V关闭)。PWR_OK(灰线):电源状态信号(>2V表示正常)。+5VSB(紫线):关机持续供电。原创 2025-04-30 11:33:59 · 814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六)设计一个简易的SATA背板
以下为设计的原理图,最小化的应用。下面是PCB设计的成品预览。原创 2025-04-30 10:53:50 · 822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五)PCB设计中滤波电容的选择与设计要点
滤波电容设计需动态平衡耐压、频率、ESR/ESL等参数,高频场景侧重多电容组合与低寄生电感布局,大功率系统需关注散热与容值冗余。推荐参考芯片手册(如STM32供电电路)和成熟案例优化设计。原创 2025-04-29 13:47:47 · 630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四)PCB设计中差分线距离的考虑要点
常规数字信号(USB/HDMI):间距5-8mil,配合线宽满足100Ω阻抗。高速信号(PCIe/DDR):间距4-6mil,需缩短长度差并仿真验证。关键标准参考:IPC-2221标准及厂商设计指南。原创 2025-04-28 21:00:11 · 906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三)PCB设计中铺铜的注意事项及覆铜、导线、过孔的间距设置
PCB设计中铺铜的注意事项及覆铜、导线、过孔的间距设置。波峰焊工艺优先选网格铺铜,实体铺铜需开应力释放槽。原创 2025-04-28 16:47:30 · 1809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二)PCB设计中线宽选择指南
线宽选择需综合电流、信号、工艺三要素,线宽选择需平衡电气性能、工艺可行性和成本,优先通过电流计算和阻抗仿真确定基础值,再结合制造能力调整。设计时可参考IPC标准或厂商指南,并通过DRC验证最终方案。优先计算:通过公式/工具确定基础值。优化调整:结合散热设计和成本控制。批量操作:利用Altium规则引擎提高效率。原创 2025-04-28 13:36:18 · 942 阅读 · 0 评论 -
PCB设计实践(一)pcb供电板,打多少GND过孔合适
优先区域:电源模块、滤波电容、高速信号路径。验证流程:通过热仿真(如ANSYS)和实物飞针测试优化布局。工艺兼容:过孔与焊盘间距≥4mil,避免立碑现象。原创 2025-04-27 17:08:08 · 100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