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检测到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况,AEB系统会立即启动,自动触发车辆的制动系统,这便是AEB系统的作用。为增进大家对AEB系统的认识,本文将对AEB系统具体应用场景及相关信息予以介绍。如果你对AEB系统具有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AEB系统采用雷达测出与前车或者障碍物的距离,然后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将测出的距离与警报距离、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小于警报距离时就进行警报提示,而小于安全距离时即使在驾驶员没有来得及踩制动踏板的情况下,AEB系统也会启动,使汽车自动制动,从而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在预警过程中,AEB系统会首先通过声音、视觉图标等方式提醒驾驶员注意。如果驾驶员未能及时作出反应,系统会进一步采取措施,如轻微震动制动踏板或方向盘,以进行二次预警。同时,系统会预先填充制动油路,确保在需要时能迅速且准确地实施全力制动。
总的来说,AEB技术就像一位贴身的驾驶教练,能够在关键时刻为驾驶员提供及时的帮助,确保行车安全。
AEB技术的多种应用场景:
1、自动紧急制动(AEB)是车辆在感知到潜在碰撞风险时,能够独立采取行动,通过停车或降低碰撞严重程度来保护驾驶员和行人。
具体来说,该技术可分为几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2、向前自动紧急制动(AEB):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系统会实时监控前方道路情况,一旦发现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况,便会立即启动制动系统,防止碰撞或减轻冲击。
3、后方自动紧急制动(AEB后部):当汽车在倒车或转向时,系统同样会启动,通过自动施加制动来避免与后方障碍物发生碰撞。
4、具有行人检测功能的自动紧急制动(AEB踏板):这一功能进一步扩展了AEB的应用范围。在汽车前进时,系统能够识别并感知行人或骑自行车的人,从而自动施加制动以防止与之发生碰撞或减轻冲击。
5、城市速度AEB(AEB-city)和高速公路速度AEB(高速公路AEB):这两种应用场景分别针对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不同速度条件。无论是在城市拥堵路段还是在高速公路上,AEB系统都能根据当前速度条件,适时启动制动系统,确保行车安全。
AEB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主要步骤。首先,系统通过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这些传感器就像系统的“眼睛”和“耳朵”,实时捕捉道路和行人的动态。其次,传感器内置的ECU或独立的外置ECU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做出决策,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制动系统。最后,决策结果通过总线发送至执行器,通常是ESP系统,也可能是其他装置,例如线控制动系统或独立的高压蓄能器控制器,执行器根据指令对车辆进行制动,以防止或减轻碰撞。
AEB系统的感知方案主要有三种:视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以及两者的结合。视觉摄像头类似于人眼,能够跟踪和识别行人及障碍物,其感知距离大约为120米。然而,摄像头无法精确计算与物体的相对距离,且在不良天气条件下性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单独使用摄像头的AEB系统较为罕见。另一方面,毫米波雷达的感知距离可达150米以上,利用多普勒效应计算距离和差速。但毫米波雷达的角度分辨率受限于其天线和尺寸特性,难以识别行人等障碍物,且存在二次反射问题,可能导致误识别。因此,单独采用毫米波雷达的AEB方案也较为少见。
目前,主流的主机厂更倾向于采用视觉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的结合方案,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并弥补不足。这种方案能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感知信息,为AEB系统的决策和执行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