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报文的长度

本文深入探讨了网络报文的长度,包括在网络传输中如何计算报文大小,以及不同接口和路由器参数如何影响报文长度。通过学习,读者将能够理解在Internet环境下,Windows系统和其他操作系统中网络报文长度的限制和设定。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对于以太网环境下UDP传输中的数据包长度问题,首先要看TCP/IP协议,涉及到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以太网(Ethernet)的数据帧在链路层,IP包在网络层,TCP或UDP包在传输层,TCP或UDP中的数据(Data)在应用层,它们的关系是:
             数据帧{IP包{TCP或UDP包{Data}}}
 在应用程序中我们用到的Data的长度最大是多少,直接取决于底层的限制。我们从下到上分析一下:
 在链路层,由以太网的物理特性决定了数据帧的长度为(46+ 18)-(1500+ 18),其中的18是数据帧的头和尾,46+18=64是以太网帧的最短帧长,1500+18=1518是最大帧长。也就是说数据帧的内容最大为1500,即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为1500;
   (可是为什么我用wireshark抓下的包看到的帧头部是14字节,木有校验位4位?!,最短帧长是62?!)
 在网络层,因为IP包的首部要占用20字节,所以这的MTU为1500-20=1480;
 在传输层,对于UDP
### IPv6 报文长度规范与约束 对于IPv6报文而言,其长度由两个字段共同决定:Payload Length 和 Hop Limit。Payload Length 字段位于基本头部中,指定了有效载荷的字节长度,即跟在基本头之后的数据部分[^1]。 IPv6数据包的有效负载长度范围是从0到4294967295字节(约4GB),这远大于IPv4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然而,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由于物理层和链路层协议对帧大小存在限制,因此通常不会达到如此大的尺寸。例如,以太网最大MTU为1500字节;而某些无线技术可能具有更小的MTU值。 当IPv6分组超过路径上任一节点所能处理的最大尺寸时,则会发生分片操作。但是,不同于IPv4允许中间路由器执行此过程,只有源主机可以对IPv6分组实施分片处理,并且接收端也仅能重组来自同一原始发送者的碎片化流量[^2]。 为了确保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建议遵循IETF发布的相关RFC文档中的指导原则来设置合理的IPv6 MTU值以及正确实现分片机制。 ```python # Python伪代码展示如何计算IPv6报文长度 def calculate_ipv6_packet_length(payload_length, extension_headers_size=0): """ 计算完整的IPv6报文长度 :param payload_length: int 类型,表示payload的实际长度 :param extension_headers_size: int 类型,默认为0,用于指定扩展头部占用的空间大小 :return: 返回整个IPv6报文的总长度 """ base_header_size = 40 # 基本首部固定为40字节 total_length = base_header_size + extension_headers_size + payload_length return total_length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