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之惑---少做即是多做,贵精不贵多

本文探讨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避免追求完美的陷阱,提出了针对实际需求的小步快跑原则。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介绍了如何根据当前问题有针对性地监控用户行为,而非盲目搭建大而全的监控系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做产品时,大家一定都有一种冲动,总是想着怎么把产品做的很完善很完美。从结果上来说,一旦实现了的确是个称得上好产品,自己也获得了很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产品是不可能一下子做的很完美,互联网产品尤其如此。为什么呢?打个比方吧:假如您的网站只有几个人在用,那么您做了一个很大的系统来监控用户是怎么来使用您的产品的,显然是好刚没有用在刀刃上。但产品不一定不是一个好产品,只是没有用武之地而已。所以在做产品时,就需要有一种踏实的精神,只求够用,不求最全,要坚持小步快跑的原则。

拿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来举例子,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

1.一开始就做一个很完善的系统,监控系统的方方面面;

2.制定可扩展的实现方案,先拿几个重点进行开刀。

第一种方案的优劣:

1.1 怎么收集所有监控点呢?由于一个产品是由多个人员来设计的,所以一时不可能把全部的点收集全

1.2 即使所有的点就收集全了,又有什么用呢?可能都会说,想用的时候就可以随便查了啊。

1.3 但是啥时候想用呢?会经常用吗?

接连几个问题下来,我们就会发现该方案看起来貌似强大,但是可能会做了很多无用功,到时很多数据都放在那里,而没有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既浪费了宝贵的服务器资源,又对客户端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需要塌下信来,回归到最根本的东西:

1. 为什么做这个系统?一般都会回答:"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但是这个不是原因,所以需要继续追问"了解了之后,做什么呢?" 这个问题就需要拿出可行的方案来支持为什么要监控那些数据。从而保证在监控数据后,能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为谁做这个系统?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就是我们的产品设计人员、UED人员。

3. 是需求方想要到的吗?所以这个问题就要求一定要需求方来提供需求,要依据,不能凭空造出来的。想当然的监控这个,监控那个,需求要有理有据。

经过一番推倒,我们就可以把需求的范围确定在有针对性的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用户行为监控,而不是大而全的监控。从而形成了第二套方案。

转自:http://www.gixing.com/?p=3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