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中级 软件设计师 第一章 第七节 存储系统

目录

1、层次化存储系统

1.1、局部性原理

1.2、分类

1.2.1、存储器位置分类

1.2.2、存取方式分类

1.2.3、工作方式

2、Cache

2.1、概述

2.2、Cache与主存的关系

3、主存编址计算


1、层次化存储系统

1.1、局部性原理

在计算机体系中,存储器系统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层次。

cpu在执行调度的时候,每次只会取一部分数据,因此cpu本身的速度快,但容量小。

层次化存储系统的分层理论依据是局部性原理

  • 时间局部性:刚被访问的内容,立即会被再次访问
  • 空间局部性:刚被访问的内容,临近的内容很快会被访问。

虚拟存储体系:指的是内存+外存

三级存储结构:指的是内存+外存+cache

1.2、分类

1.2.1、存储器位置分类

  • 内存
  • 外存

1.2.2、存取方式分类

  • 按内容存取:相联存储器(cache)
  • 按地址存取:随机存取存储器(内存),顺序存取存储器(磁带),直接存取存储器(磁盘,结合随机与顺序)

1.2.3、工作方式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如内存,掉电会导致数据丢失
  • 只读存取器(ROM),如BIOS,掉电不会导致数据丢失

2、Cache

2.1、概述

Cache是在整个层次化存储系统中除了寄存器之外速度最快的层次。

使用Cache改善系统性能的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即上文中的时间,空间局部性。

如果以h代表对Cache的访问命中率,t1代表Cache的周期时间,t2表示主存储器周期时间,以读操作为例,使用Cache+主存储器的系统的平均周期为t3,则:

t3=h×t1+(1-h)×t2

其中1-h又称为失效率(未命中率)

2.2、Cache与主存的关系

主存与Cache之间的地址映射由硬件直接完成。

  1. 直接相联映像:硬件电路较简单,但冲突率高(主存存入Cache指定位置)。
  2. 全相联映像:电路设计与实现复杂,只适用于小存量的Cache,冲突率较低(主存存入Cache任意位置,存满替换)。
  3. 组相联映像:直接相联与全相联的折中

3、主存编址计算

计算机中的基础存储单位是bit,一般几个bit为一组,称之为存储单元。

存储单元一般会进行声明,若不声明,则为8个bit位(一个字节大小)。

存储单元地址可以理解为行号,即将存储单元纵向排列,每一个存储单元的行号都不尽相同,通常以0开始,因此长度需要+1计算。

总容量为存储单元个数×编制个数

总片数为总容量÷每片的容量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1K=2^{10},1M=2^{10}K=2^{20},1G=2^{10}M=2^{20}K=2^{30},在进行计算时需要转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