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估计全球有100万人死于铅中毒。 还有数百万人,造成终生的健康问题,包括贫血、高血压、免疫毒性和生殖器官毒性。
铅对神经和行为的影响可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所有可能的铅暴露途径——其中,电子制造业中的含铅焊接工艺,正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职业健康隐患。
隐形威胁:焊接台上的铅暴露风险
在电子研发实验室和工程师的工作台上,含铅焊锡的使用潜藏着重金属暴露风险。当烙铁接触焊锡的瞬间,一缕几乎看不见的烟雾缓缓升起——这烟雾中含有铅尘微粒和有机挥发物。
传统有铅焊锡中铅含量高达37%,即使每次吸入量微小,也会导致铅在体内逐渐积累,最终达到危险阈值。
电子制造业中,焊锡操作通常被视为“低风险”环节,导致防护措施不足:
通风不足:小型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往往缺乏专业排风系统,焊接烟雾在空气中长时间滞留。
防护缺失:多数工程师焊接时不佩戴P2级防护口罩,认为“短暂接触无害”。
免费无铅喷锡:技术抉择与健康守护
因为打样阶段通常都是手工焊接,基于对工程师职业健康的高度关注,捷配在PCB打样环节默认免费无铅喷锡工艺。这一决策不仅出于技术考量,更承载着对电子研发人员健康保障的责任。
无铅喷锡与传统有铅喷锡在工艺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 熔点差异:无铅喷锡(如SAC305合金)熔点约217-220°C,比有铅喷锡(Sn63/Pb37,熔点183°C)高出约34-37°C。这使得焊接点热稳定性更高,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可靠性更强。
● 焊点强度:无铅焊点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抗疲劳特性,尤其适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高可靠性要求的领域。
● 表面特性:有铅锡层表面更光亮,无铅锡层则相对哑光暗淡。这种视觉差异源于微观结晶结构的不同,不影响电气性能。
尽管有铅焊锡在润湿性方面稍占优势(更易形成光滑焊点),但其健康代价不可接受。捷配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如提高预热温度、延长润湿时间)弥补无铅焊锡的润湿性差距,确保焊接质量不妥协。
工程师的健康价值无法用成本衡量。在打样阶段消除铅暴露,相当于筑起第一道健康防线——这比任何事后防护都更有价值。
健康不能让位于低成本
我们选择在PCB打样服务中默认采用无铅喷锡工艺,是基于一个朴素的信念:每一块电路板的起点,都应承载对工程师的守护。
无铅喷锡,不仅提供了符合全球趋势、高可靠性的焊点基础,更是在研发的源头为工程师筑起了一道重要的健康防护屏障。
我们坚持打样免费无铅喷锡的默认选择,都在强化一个信念:降低成本不应以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