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82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别再用 JWT 作为 Session 系统,问题重重,后果很危险!

无状态 JWT Tokens 无法被单独地销毁或更新,取决于你如何存储,可能还会导致长度问题、安全隐患。有状态 JWT Tokens 在功能方面与 Session cookies 无异,但缺乏生产环境的验证、经过大量 Review 的实现,以及良好的客户端支持。JSON Web Tokens,又称 JWT。本文将详解:为何 JWT 不适合存储 Session,以及 JWT 引发的安全隐患。望各位对JWT有更深的理解!十分不幸,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推荐使用 JWT 管理网站的用户会话(Session)

2025-09-10 20:32:21 320

原创 隐藏的 JavaScript API:关闭标签页时自动保存数据

Beacon API彻底解决了我请求丢失的困扰: 不再漏埋点、不再丢错误、不再怀疑请求有没有到服务端。那些“匆匆关页/迅速跳转”的场景里,你的追踪请求终于能活着抵达。

2025-09-10 20:31:48 408

原创 四个最强 JS 工具库!强势兼容 Vue、React!

如果你的项目还在 npm i lodash,不妨花五分钟认识下面四个“最强替代品”——它们不是来“黑”老大哥,而是站在新基础设施上,把同样的事做得更轻、更快、更友好。曾经的 lodash 是前端工具库里的王者——在 ES5 时代,它用 300+ 个贴心的小函数把“写 JavaScript”这件难事变成了乐高拼插:深拷贝、去重、防抖、节流……只要记住一个下划线,就能少写 100 行兼容代码。但技术一直在往前滚,如今 ES6+ 原生能力越来越全,它也该歇歇了。

2025-09-10 20:30:51 318

原创 Python 中的“函数式编程”范式:写出更简洁、更优雅的代码

当我们谈论Python时,我们常常称其为一门“多范式”的编程语言。除了我们最熟悉的面向对象编程(OOP)和过程式编程,Python还优雅地支持一种强大而迷人的编程思想——函数式编程。当我们谈论Python时,我们常常称其为一门“多范式”的编程语言。除了我们最熟悉的面向对象编程(OOP)和过程式编程,Python还优雅地支持一种强大而迷人的编程思想——函数式编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 FP)。

2025-09-10 20:21:14 391

原创 如果构建自己的Python包

在日常开发中,我们经常会把一些通用的函数、类或者模块抽取出来,以便在不同的项目中复用。随着代码的积累,如何将这些工具封装为一个标准的 Python 包(Python Package),并且方便团队甚至社区使用,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零开始,介绍如何构建、打包和发布自己的 Python 包。在运维开发中,如果有多项目的需求,基本都是需要公共库的,否则需要被多项目调用的模块要重复编写,复制到其他项目非常不方便,并且难以保证代码质量,所以非常推荐编写自己或团队的公共代码库。

2025-09-10 20:17:53 1011

原创 代码重构的15个小技巧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日常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接手了一个历史项目,代码像一团乱麻。或者自己写的代码随着业务的不断迭代,变得越来越臃肿难以维护。这时候,代码重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如何进行高效的代码重构呢?这篇文章我跟大家大家一起聊聊15个实用的代码重构技巧,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15个代码重构的小技巧,从简单的提取方法到高级的设计模式应用。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加简洁、可读、可维护的代码。

2025-09-10 20:14:41 1311

原创 SpringBoot 遇上Apache Tika,数据提取竟如此简单!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 SpringBoot+Apache Tika 的数据提取方法。Tika 的优势:万能解析(支持 1000 + 文件格式)、用法简单(同一套 API)、开源稳定(Apache 项目)、可扩展(支持 OCR、自定义解析器)。核心用法:引入依赖→配置 Tika 实例→封装工具类→调用接口解析,几步就能搞定大部分文件的解析需求。进阶技巧:OCR 识别图片文字、保留表格结构、处理加密 PDF、性能优化,这些技巧能让 Tika 更好地满足项目需求。

2025-09-10 20:09:29 1307

原创 不必使用 ... 扩展运算符,这三个场景下性能极差

绝大多数使用扩展运算符的地方都不会构成性能问题。但是,当需要处理海量数据、高频更新或性能敏感的核心逻辑时,考虑下 ... 是否正在悄悄地拖慢我们的程序。扩展运算符无疑是我们 JavaScript 开发者最喜爱的语法糖之一。其代码优雅、简洁,可读性极高,并且完美契合了函数式编程和不可变性的思想。然而,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扩展运算符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性能瓶颈,甚至拖垮我们的应用。

2025-09-10 20:06:44 319

原创 Python 编程的六个黑科技技巧让你的项目开发如虎添翼

Python 的动态语法特性让开发者能写出极具表现力的代码,以下是六个能显著提升开发效率的技术点。适用人群:掌握基础语法并使用Python 3.6+的开发者。前置条件:熟悉函数定义、文件操作、面向对象基础。

2025-09-10 20:05:51 285

原创 首个Data Agent基准测试来了!2007个测试任务将数据库、PDF、视频、音频异构数据源一网打尽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携手华为开源推出首个专门针对数据智能体(Data Agents)异构混合数据分析的综合性基准测试FDABench。数据智能体到底好不好用?测评一下就知道了!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携手华为推出。该基准横跨50+数据领域、设置了多种难度等级和任务类型,还独创了,确保测试用例质量和数据一致性,同时支持Data Agent、RAG、语义算子以及四种典型Data Agent工作流模式。

2025-09-10 20:04:41 346

原创 谷歌AI新里程碑:一个能「做研究」的系统诞生了,用LLM+树搜索编写专家级软件

这项研究表明,AI 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还能在多个科学领域系统性地超越人类在科研软件开发中的表现。系统在生物信息学、流行病学、地理空间分析、神经科学和数值分析等领域中,持续取得专家级,甚至超越人类水准的成果,显示出其广泛的适用性。该方法标志着科研软件开发范式的转变:从「一次性代码生成」走向「以可量化科学目标为导向」的迭代式、搜索驱动的软件进化。通过将开发周期从「数周甚至数月」缩短至「数小时或数天」,这一系统有效解决了科研中的关键瓶颈问题,有潜力加速所有以可量化指标衡量的计算研究。

2025-09-10 20:04:07 235

原创 英伟达推出通用深度研究系统,可接入任何LLM,支持个人定制

无论是Gemini、Perplexity还是OpenAI,现有的DRTs主要采用僵化的研究策略,除研究提示词外几乎不留用户定制空间;而在具有LLM代理的DRTs中,往往存在底层模型选择单一、或仅使用训练后行为特征相同的同系列模型的问题。最新论文介绍了英伟达的通用深度研究(UDR)系统,该系统,可接入任何大语言模型(LLM)。这意味着它能够围绕任何语言模型运行,用户可以完全自定义深度研究策略,并交给智能体实现。为展示其通用性,英伟达还为UDR配备了带用户界面的研究演示原型,可在GitHub上下载。

2025-09-09 21:19:38 272

原创 开放全栈!超越π0,具身智能基础大模型迎来真·开源,开发者狂喜

我们调研了一圈发现,在4.2B参数规模下,融合了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真机数据进行预训练的WALL-OSS,是唯一一个具备语言、视觉、动作多模态端到端统一输出能力的开源具身模型。继π0后,具身智能基座模型在中国也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开源——刚刚,宣布正式开源!在多项指标中,它还超越了π0。如果你是搞具身的开发者,了解它的基本资料,你就一定不会想错过它:它是一个,泛化性和推理能力一流,你可以在自有本体上部署,快速微调后用起来。它还是一个。

2025-09-09 21:15:31 271

原创 2025年了,AI还看不懂时钟!90%人都能答对,顶尖AI全军覆没

一般人准确率89.1%,AI最好只有13.3%。在新视觉基准ClockBench上,读模拟时钟这道「小学题」,把11个大模型难住了。为什么AI还是读不准表?是测试有问题还是AI真不行?90%人都会的读钟题,顶尖AI全军覆没!AI基准创建者、连续创业者Alek Safar推出了视觉基准测试ClockBench,专注于测试AI的「看懂」模拟时钟的能力。结果让人吃惊:人类平均准确率89.1%,而参与测试的11个主流大模型最好的成绩仅13.3%。图片。

2025-09-09 21:14:55 402

原创 2025年,你不能错过Spring AI,那个汲取了LangChain灵感的家伙!

本篇文章我们先介绍到这里,后续我们会继续介绍Spring AI的RAG、多模态、MCP、向量存储等相关内容。

2025-09-09 21:13:35 414

原创 让AI成为你的编程助手:如何高效使用Cursor

随着AI技术日益普及,编程领域也随之涌现出了许多AI辅助编程工具,例如CursorTraeCodeBuddy通义灵码等。公司内部也在积极推广AI编程工具的使用,目前团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Cursor。在日常交流中,大家普遍反馈它的表现不太稳定,有时候好用有时候不好用。大家对好用的第一感知就是一次沟通后Cursor能完成至少40-60%,不好用则是超过三次后完成的不如预期。那么,Cursor到底好不好用?我们又该如何发挥其能力,使其真正成为高效助手,切实为你的开发工作提效减负呢?

2025-09-09 21:02:37 814

原创 生产级AI智能体架构指南:从Demo惊艳到落地可靠

想象一条精密的制造业流水线:每个工位只负责一项特定任务(组装零件、拧紧螺丝、表面喷涂),逐步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智能体链模式正是遵循这一逻辑,通过顺序化、分层式优化,将原始需求逐步打磨为最终成果。在AI领域,单提示词演示(Single-prompt demos)总是令人眼前一亮,但真正的生产落地却充满挑战。

2025-09-09 21:01:08 910

原创 抛开偏见:Java封装“过度”争议下,不该再用单一标准嘲笑.NET

所谓“Java封装更严重”,本质是其设计初期便强调“强制封装”——通过访问修饰符严格限制类成员可见性,强制开发者遵循面向对象的封装规范。在编程语言生态的讨论中,“Java封装更严谨,.NET松散”的论调曾长期存在,甚至演变为部分开发者嘲笑.NET的“论据”。但随着技术迭代,这种以“封装程度”论优劣、进而否定.NET价值的观点,早已脱离实际场景,更暴露了对两大平台设计理念的片面认知。

2025-09-05 15:57:48 901

原创 百万级任务重试框架 Fast-Retry,太香了!

Override// 自定义逻辑:根据异常类型动态调整间隔// 注册到Spring容器@Bean用了这么多重试方案,Fast-Retry 给我的感觉就是: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工具。它解决了重试场景中的核心痛点:高并发处理、灵活策略、可靠存储、全面监控。而且用起来特别简单,学习成本低,这对于咱们开发者来说太重要了。自从用上它,我再也不用为任务重试头疼了,晚上睡得都香了。老板再也不用担心数据不一致,产品经理也不天天追着问进度了。

2025-09-05 15:57:08 769

原创 Vue 开发新方法:在 CSS 里写响应式样式

Vue 3 提供了在 CSS 中使用响应式变量的能力,让我们有更多选择来处理动态样式。简单场景:直接用 v-bind()复杂场景:用计算属性生成 CSS 变量这样既能实现样式的响应式变化,又能让代码更好维护,开发体验也更顺畅。

2025-09-05 15:55:26 904

原创 PyTorch 2.0 中四种常见代码错误

图中断的触发条件是Dynamo遇到不受支持的Python代码结构。张量上的条件分支虽然不会产生图中断,但仍会导致多个小规模图的生成。图数量的增加直接降低了内核融合效率并增加了系统开销。.item()方法调用的性能代价特别高昂,因为它强制执行GPU到CPU的数据同步操作。优化建议:保持forward方法的纯净性,确保所有操作基于张量计算。避免使用.item()方法和Python端的条件分支逻辑。根据需要启用动态形状支持功能。构建单一的大型计算图是后端优化系统实现最佳性能的关键前提。

2025-09-05 15:53:56 784

原创 CSS clip-path 深度解析:从基础形状到复杂路径

overflow裁剪的是元素内容(作用于padding-box或overflow clip edge)clip-path裁剪的是元素本身(包括box-shadow和outline等样式)纯二维操作,会忽略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任何3D变换都将被限制在元素平面内。

2025-09-05 15:52:17 768

原创 新一代代码检查工具,比 ESLint 快 40 倍!

大家好,我是林三心,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讲最难的知识点是我的座右铭,基础是进阶的前提是我的初心~

2025-09-05 15:49:35 897

原创 Go ErrGroup:并发错误处理的精妙之道

ErrGroup 是 Go 语言的一个扩展包,属于模块,它构建在标准库的之上,增加了错误处理功能。简单来说,ErrGroup 允许开发者启动一组 goroutine,并等待它们全部完成,同时收集任何发生的错误。如果任何一个 goroutine 返回错误,ErrGroup 可以提供机制来取消其他正在运行的任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计算资源浪费。与传统的错误处理方式相比,ErrGroup 的优势在于其集成性。

2025-09-05 15:48:47 756

原创 彻底拆解 CSS accent-color:一个属性,省下一堆“重造轮子”的苦工

​​accent-color​​ 是一个单独的 CSS 属性,用来给特定的原生表单控件的“强调区域”上色,无需伪元素、无需 JS、无需重造。下面给出一版尽量“到骨头里”的解析;对讨厌从零重做原生表单控件的人尤其有用。若仍嫌不够深入,文末附上主要参考资料。

2025-09-05 15:48:01 580

原创 为什么我的 TLS 1.3 多了一个 RTT

这次问题的排查过程让笔者对网络协议的实际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笔者也从基础的网络知识中受益颇多,所以将整个过程整理分享出来,希望也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5-09-05 15:46:20 878

原创 软件架构入门:不就是如何把代码摆得更明白吗?

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你准备盖一栋三层小楼。如果直接拎着砖头就开工,可能会发现二楼留的窗户太小,三楼承重墙位置不对,等装修时想改个卫生间位置,发现水管全埋在墙里了。这时候你才会明白:盖房子前必须先画设计图。软件架构可以理解为这张"设计图"。房间怎么分区(模块划分)水电管道怎么走(数据流向)承重墙在哪里(核心组件)未来想加电梯怎么改(扩展性)也有大佬曾把软件架构比作"乐高积木说明书"——它告诉你哪些积木必须放在特定位置,但允许你用不同颜色的木块来实现。

2025-09-05 15:44:58 540

原创 震惊!SpringBoot 接口耗时监控还能这么玩,简单到离谱!

在@Slf4j@Component// 使用 ThreadLocal 存储请求上下文,确保线程安全@Override@Overrideif (start!= null) {sb.append("接口:").append(request.getRequestURI()).append(" 耗时:").append(cost).append("ms");// 超过1秒告警} else {这里通过存储每个请求的开始时间,避免多线程并发干扰。

2025-09-05 15:44:18 436

原创 JavaScript常用事件大全:从基础到实战应用

JavaScript事件是网页交互的核心。本文将全面介绍常用事件类型及其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事件处理技巧。JavaScript事件是网页交互的核心。本文将全面介绍常用事件类型及其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事件处理技巧。

2025-09-05 15:43:22 660

原创 从需求分析到代码生成,LLM都能干点啥?一文读懂291个软工Benchmark!

正如作者所言——当前LLM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但真正能驱动其走向工业落地、提升工程可信度的,是那些更真实、更多维、更动态的Benchmark体系。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LLM软件工程评估的综述空白,也为AI4SE研究者、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清晰的「下一步方向」。如果说模型是「马达」,Benchmark就是「方向盘」。谁能把握住它,谁就能在AI软件工程的未来之路上走得更远。

2025-08-30 14:02:24 567

原创 打破瓶颈,让RAG学会思考:中科大、智源等发布推理检索框架BGE-Reasoner

推理密集型信息检索(Reasoning-Intensive IR)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新型信息检索任务。与传统检索不同,它不仅依赖语义匹配,还需要综合运用深层逻辑推理、多步语义链以及相关背景知识,才能在查询与目标文档之间建立起正确的语义关联。为推动该领域研究,香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联合提出了首个面向推理密集型检索的权威评测基准 BRIGHT。

2025-08-30 14:01:47 706

原创 We-Math 2.0:全新多模态数学推理数据集 × 首个综合数学知识体系

随着 Vision-R1 、MM-Eureka 等工作将强化学习引入多模态推理,数学推理也得到了一定提升。然而,在逻辑性与知识系统性要求极高的数学任务中,模型仍然达不到像人类一样进行严密推理的水平,这一问题仍然是开放性难题。本文作者来自北京邮电大学、腾讯微信、清华大学。共同第一作者为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乔润祺与硕士生谭秋纳,其共同完成的代表性工作 We-Math 于 ACL 2025 发表,并曾在 CVPR、ACL、ICLR、AAAI、ACM MM 等多个顶会中有论文发表。

2025-08-30 13:57:29 976

原创 刚刚,全球AI百强榜发布!ChatGPT稳坐第一,DeepSeek第三,前50有22个来自中国

a16z最新发布「全球Top100消费级GenAI应用榜单」,AI竞争格局逐渐稳定,中国力量全面崛起,DeepSeek、豆包、夸克等多款产品跻身前十。ChatGPT依旧领跑,谷歌Gemini紧随其后,Grok高速逆袭。整体来看,全球AI正进入多极化竞争的新阶段。就在刚刚,a16z最新一期的「Top 100消费级GenAI应用榜单」出炉!本期榜单传递出一个最核心信息:AI产品竞争的生态格局正日趋稳定!网页排行前50移动应用排行前50。

2025-08-30 13:56:48 854

原创 专治智能体盲跑!微软发布AI Agent 五大可观测性,打通任督二脉

简单来说,智能体可观测性就是对智能体从基础开发、测试、部署到后期维护运营全生命周的工作原理、决策、结果进行深度监测,帮助它们纠正各种错误实现更强、安全的自动化业务流程。主要有以下好处:持续监控:实时跟踪智能体行为、决策和互动,以发现异常、意外行为或性能漂移。例如,企业客服AI智能体,正常情况下会优先回复未读消息,但监控时发现它突然频繁重复发送相同内容,或响应延迟从2秒飙升到10秒,系统会立即预警,提醒开发者排查问题。追踪:捕获详细的执行流程,包括智能体如何推理任务、选择工具以及与其他智能体或服务协作。

2025-08-30 13:56:05 701

原创 聊聊大模型推理系统之 Arrow:自适应调度实现请求吞吐提升7.78倍背后的三大创新

Arrow 的核心突破在于其“双自适应”调度能力——既能动态调整请求的分发路径,也能实时重配计算实例的角色。研究团队发现,现实中的 LLM 请求在输入和输出长度上存在巨大波动,导致传统固定比例的 Prefill(填充)与 Decode(解码)节点配置极易失衡。在大模型(LLM)推理服务中,如何在论文链接见文末。

2025-08-30 13:54:07 677

原创 从LangChain到LangGraph:AI智能体提示词工程的系统化学习

AI 代理的世界正在迅速扩展,掌握 LangChain 和 LangGraph 的提示工程让你站在这场革命的前沿。无论你是打造客服机器人、内容创建系统还是复杂分析工具,这些框架为你创建真正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基础。AI 的世界正在飞速演变,从简单的问答系统升级成了复杂、多步骤推理的智能代理。不管你是想打造客服机器人、数据分析工具,还是复杂的自动化工作流程,掌握 LangChain 和 LangGraph 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是你成功的关键!

2025-08-30 13:53:36 559

原创 ChatGPT后遗症来了!人类日常聊天越来越AI化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分析了ChatGPT发布前后的非脚本化口语录音,在2210万个词的数据集中发现像“delve”、“intricate”这些学术写作词高频出现在人们日常说话中。和AI聊了两年多,人类说话ChatGPT味越来越重了?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还真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分析了ChatGPT发布前后的非脚本化口语录音,在2210万个词的数据集中发现像“delve”、“intricate”这些学术写作词高频出现在人们日常说话中。图片。

2025-08-30 13:50:56 875

原创 强化学习的“GPT-3 时刻”即将到来

当前的 RL 数据集相对较小。例如,DeepSeek-R1 在大约 60 万个数学问题上进行了训练,这相当于人类连续努力六年的工作量(假设每个任务耗时五分钟完成)。相比之下,重建 GPT-3 那包含 3000 亿 token 的训练语料库,若按人类平均书写速度计算,需要大约数万年的写作时间。强化学习能否像 GPT-3 改变自然语言处理那样,通过大规模扩展实现质的飞跃?为什么强化学习至今仍困在“先预训练,再微调”的传统模式中?为什么即使是最先进的 RL 模型,一旦脱离训练环境就变得如此脆弱?

2025-08-30 13:50:04 829

原创 全网首发:安全性问题,使MCP成为AI应用的双刃剑,如何化险为夷呢?

现在考虑这样一种情况: 一个看似安全的 MCP 工具没有经过持续的验证就得到了信任。例如,该工具可以在初始批准后静默地更新其行为,将 API 密钥重定向到攻击者,而不是执行其原始任务。其他组件继续依赖它,不知不觉地促进了敏感数据的静默外泄。MCP(模型上下文协议)作为连接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既赋予了AI访问实时数据和执行工具的强大能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这种双重性要求组织必须以对待核心生产数据库的严谨态度来构建MCP集成体系——它既是推动业务创新的关键杠杆,也是潜在攻击者觊觎的战略目标。

2025-08-27 14:13:59 907

原创 刚刚,英伟达新模型上线!4B推理狂飙53倍,全新注意力架构超越Mamba 2

Jet-Nemotron是英伟达最新推出的小模型系列(2B/4B),由全华人团队打造。其核心创新在于提出后神经架构搜索(PostNAS)与新型线性注意力模块JetBlock,实现了从预训练Transformer出发的高效架构优化。英伟达最近真的痴迷上「小模型」了。刚刚,英伟达发布了一个全新的混合架构语言模型系列,Jet-Nemotron。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508.15884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NVlabs/Jet-Nemotron。

2025-08-27 14:13:27 559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