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以及其作用
单点接地与多点接地示意图大致如下:
1. 单点接地
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接地点(如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地)都集中在一个公共点上。这个公共点通常称为"地星点"或"地平面"。单点接地通常用于低频(低于1MHz)电路中,因为在低频下,地线的电感和电阻效应较小,因此不会产生明显的地电位差。
两种不同的单点接地方式如图所示:
(1)单点串联接地:
如图上方三个青色模块采用串联单点接地,这样的接地方式的优点为:布线占用空间较小(只有一根总的地线);而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模块与模块之间相连,会产生一定的串扰。
(2)单点并联接地:
如图下方两个蓝色模块采用并联单点接地,这样的接地方式的优点为: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串扰的发生;而缺点也就是布线占用的空间较多了。
2. 多点接地
在整个系统中,多个接地点直接接地,每个电路或设备都独立接地。多点接地通常用于高频电路(高于10MHz,工作频率比较高的纯数字电路中),因为在高频下,接地线的电感效应(感抗与布线长度呈正相关,所以要保证连线尽量短)会显著影响信号的传播,而多点接地可以将信号的返回路径最小化,从而减少信号的反射和干扰。 简单来说,多点接地如图也就是平常简单pcb(两层)用的比较多的接地方式,拉根线把GND引出来再打一个过孔,最后通过在顶层和底层大面积敷铜来使地网络充分连接。
3.混合接地
混合接地是一种结合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的方式。通常在系统中,低频部分采用单点接地,而高频部分采用多点接地,这样可以兼顾不同频率的要求。混合接地方式适用于复杂的电子系统,在同一PCB上包含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情况下尤为常见。
下面以数字电路(高频)和模拟电路(低频)为例:
(1)模拟电路:
模拟电路处理的是连续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在一个连续的范围内变化,在pcb设计中通常表现为连续电压信号。模拟信号对噪声敏感,任何微小的噪声或干扰都可能导致信号失真,影响电路的性能和精度,所以需要比较干净的参考地平面。但模拟电路自身噪声较小,模拟电路模块之间可以通过串联接地连接,总线再通过一个0欧电阻连接到电源地。
(2)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处理的是离散信号,信号通常表示为二进制形式(0和1),对应电压的高低状态。数字信号是非连续的,在电压范围内只能取特定的值。
由于数字电路的判定是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同理数字电路之间也通过串联接地,每个数字模块通过0欧电阻连接到电源地。
如上图,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各自模块之间采用的是串联的方式,而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总线采用的为并联单点接地(防止高频数字信号对低频模拟信号产生较为严重的干扰)。而在数字电路小模块内部,选择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之间引出打孔),使其与地的连接尽可能的短。
补充:在上述示意图中出现了许多0欧电阻,在这里它们起到了地的隔离作用:
~减少地环路噪声:在复杂电路中,尤其是模拟和数字电路混合的情况下,不同地之间的直接连接可能形成地环路,导致噪声耦合。使用0欧姆电阻隔离地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地环路噪声。
~灵活调试与优化:在设计和调试阶段,0欧姆电阻作为一个可移除或替换的元件,可以方便地断开或重新连接不同的地,以便在调试过程中进行优化或排除干扰问题。
二、正片与负片的介绍
1. 正片简单来讲就是我们绘制的顶层和底层,器件之间的连接通过拉线来连接,而没有敷铜和拉线的区域则是空白区域。
2. 负片恰恰相反,以嘉立创专业版绘制四层板为例:(工具 -> 层叠管理),将铜箔层数改为4层 ,可以发现多出来的内层1和内层2可以更改类型,将其改为内电层。这时在pcb中点开内部两层,就会发现这两层已经敷好了大块铜皮,单击铜皮就能选择对应的网络啦。
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折线(注意不是平时我们布线用的有电气属性的线,而是普通的折线),在内电层绘制一个闭合的区域,再点击右侧重铺内电层,这时我们点击我们绘制的闭合区域,就能通过右侧赋予其电气属性啦。负片常用于地平面(GND Plane)或电源平面(Power Plane),因为这些区域通常需要大面积保留铜箔,负片能够更高效地处理这些区域。
三、参考平面的选择及其作用
1、参考平面的作用
在PCB设计中,参考平面(Reference Plane)是一个连续的导电层,通常是地平面(GND Plane)或电源平面(Power Plane),用于提供信号的回流路径和稳定的电气参考。选择和正确使用参考平面对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EMC)、和电路性能至关重要。
2、怎么选择参考平面
参考平面通常选择地平面(GND Plane)或电源平面(Power Plane),下述均以四层板(顶层,GND层,POWR层,底层)为例进行说明:
补充:介绍一下什么是回流路径:通俗易懂的来说就是你画的线不仅仅是一根线那么简单,它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你在顶层或顶层画的那根线,另一部分是它在其参考平面(gnd层)会镜像出一条看不见的线供电流回到起始点。只有当 电流流出信号源并通过负载,然后通过回流路径返回到信号源,这样信号传输中的回流路径与信号传输路径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
3、参考平面的注意事项
(1)保证参考平面的完整性
保证参考平面的完整性对于PCB设计至关重要,尤其在高速信号传输和混合信号电路中。参考平面通常是地平面(GND Plane)或电源平面(Power Plane),它们为信号提供回流路径和稳定的电气参考。
~信号完整性:完整的参考平面提供了一个连续的、低阻抗的回流路径。当信号在PCB的信号线上传输时,回流电流会沿着最短路径流回信号源。如果参考平面被切割或不完整,信号的回流路径将变得绕远且阻抗增加,这会导致信号失真、反射和过冲现象,从而影响信号完整性。
~减少电磁干扰(EMI):完整的参考平面可以有效地限制电磁场的扩散,减少电磁辐射。如果参考平面被切割,回流路径将被迫绕远,导致回流电流的路径面积增加。这种增加的路径面积会形成一个大的环路面积,增加电磁辐射,从而引发电磁干扰(EMI)问题。不完整的参考平面可能导致不同信号之间的噪声耦合增强。这会使一个信号的噪声干扰到相邻的信号,特别是在多层板中,不同信号层之间的耦合会增加,导致电路的整体噪声水平提高。
~避免地电位差:电源平面或地平面的不完整可能导致电源和地之间的电压不稳定,特别是在电源和地之间有多个电源分支的情况下。如果电源平面被切割或破坏,可能会导致不同区域的电压波动,影响电源稳定性和电路性能。
(2)重要信号线不要跨分割
上述了解到了什么是回流路径,回流路径要尽可能的短以及内电层的分割,那么其实这一点就已经显而易见啦,绿色和红色代表两个不同网络的区域模块,重要走线要尽可能避免跨区域连接
这里也列举一些坏处吧:大家铭记哈!
(1)导致走线的阻抗不连续; (2) 轻易使信号之间发生串扰; (3) 可能引起信号的反射; (4) 增大电流环路面积,加大环路电感,使输出的波形轻易振荡; (5) 增加向空间的辐射干扰,同时易受空间磁场的影响; (6) 加大与板上其他电路产生磁场耦合的可能性; (7)环路电感上的高频压降构成共模辐射源,并通过外接电缆产生共模辐射。
结尾:
由于本人技术还有待精进,不免会有些许不太对的地方,希望佬们直接指出并给出合理参考,最后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点赞,关注支持一下吧,后续会持续更新相关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