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在插入的图片下方加下标和描述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在LaTeX文档中使用subcaption包配置子图,包括安装配置、具体语法示例及效果展示,帮助读者掌握子图设置技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导入包subcaption,tex文档前面加上:\usepackage {subcaption}

2)具体语句:

\begin{figure*}
    \centering
    \begin{subfigure}[b]{0.22\textwidth}
        \includegraphics[width=\textwidth]{NewTIPFig3/18o}
        \caption{Input Image}
        \label{fig:visual_smap_o}
    \end{subfigure}
    
    \begin{subfigure}[b]{0.22\textwidth}
        \includegraphics[width=\textwidth]{NewTIPFig3/18k}
        \caption{Original Saliency Map}
        \label{fig:visual_smap_k}
    \end{subfigure}
    
    \begin{subfigure}[b]{0.22\textwidth}
        \includegraphics[width=\textwidth]{NewTIPFig3/centerbias18}
        \caption{Enhanced Saliency Map}
        \label{fig:visual_smap_c}
    \end{subfigure}
    
    \begin{subfigure}[b]{0.22\textwidth}
        \includegraphics[width=\textwidth]{NewTIPFig3/18gt}
        \caption{Ground Truth Map}
        \label{fig:visual_smap_gt}
    \end{subfigure}
    \caption{Visual comparison samples between the original saliency map and enhanced saliency map by centre-bias and human visual acuity.}
\label{fig:visual_smap}
\end{figure*}

3)效果,自动生成下标a,b,c,d:


4)解释:

其中 2)中0.22表示图片间的间隔;
{NewTIPFig3/18o}是图像的路径,其中NewTIPFig3和tex路径相同路径;

\caption{Input Image},文字描述部分;

\label{fig:visual_smap_gt},可用可无,用来标记这张图片,后面可以用来索引。

<think>嗯,用户现在想了解LaTeX语法,我之前已经回答过正则化的问题,现在需要转换话题。首先,我需要回忆LaTeX的基本知识,确保信息准确。用户可能刚开始接触LaTeX,所以要从基础讲起,结构要清晰。 首先,用户可能不知道LaTeX是什么,得先做个简介,说明它普通文本编辑器的区别,比如用于学术论文、数学公式等。然后分模块介绍:基本结构、常用语法、数学公式、高级功能、注意事项、示例总结。这样分点会比较清楚。 用户可能对数学公式特别感兴趣,因为LaTeX在这方面很强大。需要详细说明行内公式独立公式的写法,用例子展示,比如上下标、积分、矩阵等。同时,要注意用户之前提到的系统级指令,必须使用$...$$$...$$,所以例子中要正确应用这些符号。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常见错误,比如忘记转义字符或括号不匹配,所以在注意事项里要提醒。此外,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编译文档,所以要简单提及需要安装TeX发行版,但不用深入,避免复杂化。 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部分,比如文档结构、常用的包,或者交叉引用、参考文献这些高级功能。不过作为介绍,高级功能点到为止即可,重点在基础语法数学公式。最后,示例部分展示一个完整的LaTeX文档,让用户有直观的认识。 确保使用中文,避免术语混淆,比如“宏包”可以称为“包”。语言要口语化,但保持专业,比如“注意”而不是“请注意”。还要检查LaTeX语法是否正确,尤其是数学公式部分,避免用户被错误示例误导。 可能用户是学生或研究人员,需要写论文或报告,所以强调LaTeX在学术界的应用。同时,用户可能来自之前的机器学习问题,可能有技术背景,但LaTeX的使用范围更广,所以保持通用性。 最后总结LaTeX的优势适用场景,鼓励用户多练习。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明确,符合用户要求的步骤化解答。避免使用Markdown格式,用纯文本分段符号来组织内容,保持整洁易读。</think>以下是LaTeX语法的分步介绍,帮助您快速掌握其核心用法: --- ### **一、LaTeX简介** LaTeX是专业排版系统,**基于命令的记语言**,广泛用于学术论文、数学公式、书籍等场景。与Word等可视化编辑不同,LaTeX通过代码控制格式。 --- ### **二、基础结构** #### **1. 文档类型与导言区** ```latex \documentclass{article} % 文档类型(article/book/report等) \usepackage{amsmath} % 引入宏包(增强功能,如数学公式) \begin{document} % 正文开始 文档内容 \end{document} % 正文结束 ``` #### **2. 题与作者** ```latex \title{题} \author{作者} \date{\today} % 自动生成当前日期 \maketitle % 生成题区域 ``` --- ### **三、常用语法** #### **1. 文本格式** | 效果 | 语法 | 示例 | |--------------|---------------------|--------------------------| | **粗体** | `\textbf{文本}` | `\textbf{Hello}` | | *斜体* | `\textit{文本}` | `\textit{World}` | | 下划线 | `\underline{文本}` | `\underline{LaTeX}` | | 换行 | `\\` 或空行 | `第一行\\第二行` | | 注释 | `% 注释内容` | `% 这一行不会显示` | #### **2. 章节结构** ```latex \section{一级题} % 自动编号 \subsection{二级题} \subsubsection{三级题} ``` --- ### **四、数学公式** #### **1. 行内公式** 用`$...$`包裹: ```latex 勾股定理:$a^2 + b^2 = c^2$ ``` 效果:勾股定理:$a^2 + b^2 = c^2$ #### **2. 独立公式** 用`$$...$$`包裹单独成段: ```latex 二次方程解为: $$ x = \frac{-b \pm \sqrt{b^2 - 4ac}}{2a} $$ ``` 效果: 二次方程解为: $$ x = \frac{-b \pm \sqrt{b^2 - 4ac}}{2a} $$ #### **3. 公式环境(自动编号)** ```latex \begin{equation} e^{i\pi} + 1 = 0 \end{equation} ``` 效果: \begin{equation} e^{i\pi} + 1 = 0 \end{equation} #### **4. 常用数学符号** | 符号 | 语法 | 示例 | |---------------|-----------------------|-----------------| | 上 | `x^2` | $x^2$ | | 下标 | `x_1` | $x_1$ | | 分式 | `\frac{a}{b}` | $\frac{a}{b}$ | | 根号 | `\sqrt[n]{x}` | $\sqrt[3]{x}$ | | 求 | `\sum_{i=1}^n` | $\sum_{i=1}^n$ | | 积分 | `\int_{a}^{b}` | $\int_{a}^{b}$ | | 矩阵 | `\begin{matrix}...\end{matrix}` | 见下方示例 | **矩阵示例**: ```latex $$ \begin{matrix} 1 & 2 \\ 3 & 4 \end{matrix} $$ ``` 效果: $$ \begin{matrix} 1 & 2 \\ 3 & 4 \end{matrix} $$ --- ### **五、列表与表格** #### **1. 列表** ```latex \begin{itemize} \item 无序项1 \item 无序项2 \end{itemize} \begin{enumerate} \item 有序项1 \item 有序项2 \end{enumerate} ``` #### **2. 表格** ```latex \begin{tabular}{|c|l|r|} % c居中,l左对齐,r右对齐 \hline 列1 & 列2 & 列3 \\ \hline A & B & C \\ \hline \end{tabular} ``` 效果: \begin{tabular}{|c|l|r|} \hline 列1 & 列2 & 列3 \\ \hline A & B & C \\ \hline \end{tabular} --- ### **六、交叉引用与参考文献** #### **1. 签与引用** ```latex \section{引言}\label{sec:intro} 如第\ref{sec:intro}节所述... ``` #### **2. 参考文献** ```latex \begin{thebibliography}{9} \bibitem{ref1} 作者. 题. 出版社, 年份. \end{thebibliography} ``` --- ### **七、注意事项** 1. **特殊字符转义**:`# $ % & { } _ ~ ^ \`需用`\`转义,如`\$`显示为`$` 2. **中文支持**:需使用`ctex`宏包或`XeLaTeX`编译 3. **编译流程**:编写`.tex`文件 → 用TeX发行版(如TeX Live)编译生成PDF --- ### **八、完整示例** ```latex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amsmath} \begin{document} \title{LaTeX示例} \author{张三} \maketitle \section{数学公式} 行内公式:$E = mc^2$ 独立公式: $$ \sum_{k=1}^n k = \frac{n(n+1)}{2} \end{document} ``` --- ### **总结** LaTeX通过**代码控制排版**,特别适合复杂公式与学术文档。掌握基础语法后,可通过宏包(如`graphicx`插入图片、`hyperref`添链接)扩展功能。建议从模板入手逐步实践!
评论 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r.Q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