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用户免受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侵害:技术与未来方向
1. 引言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广受欢迎且不断发展的计算技术,在 2011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超过 1.07 亿部,占移动设备的 25%。它为用户提供了超便携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并借助环境传感器(如 GPS、摄像头和加速度计)丰富了日常任务。
应用程序(简称“应用”)是智能手机的核心。早期智能手机应用较少,普及速度缓慢。2008 年,3G 网络普及、大屏触摸屏和实用传感器的出现,以及苹果应用商店的诞生,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流行。应用市场的发展与 iOS 和 Android 系统的主导地位密切相关。
然而,智能手机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早在 2004 年,就有人警告过智能手机恶意软件的风险。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增加和用户依赖度的提高,它们成为信息和身份盗窃、拒绝服务攻击等的目标,还可能引发电信网络攻击。目前,智能手机恶意软件主要是特洛伊木马,旨在窃取用户信息或使用高价手机服务。
本文将探讨保护用户免受应用程序侵害的现有和提议的防御措施,涵盖恶意软件和灰色软件(具有危险功能但无明确恶意意图)。当前智能手机平台具有两个有前景的特点:默认隔离或沙盒化应用程序,以及通过应用市场集中管理软件。本文将对增强智能手机安全性的研究提案进行分类,包括保护系统和应用分析,并讨论其优缺点,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2. 背景
智能手机从应用市场获取应用,并在中间件环境中运行。现有的智能手机平台依靠应用市场和平台保护机制来保障安全。
2.1 应用市场
早期智能手机平台(如 Symbian OS、RIM BlackBerry OS 和 Microsoft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