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安全资讯0106】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信息报送指南》正式发布;全球1100万SSH服务器面临“水龟攻击”威胁

要闻速览

1、国家标准GB/T 43557-2023《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信息报送指南》发布
2、《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元旦起施行 织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体“安全网”
3、深圳证监局: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机制
4、黑客大规模恶意注册与ChatGPT相似的域名 超65万个
5、全球1100万SSH服务器面临“水龟攻击”威胁
6、澳大利亚地方法院遭勒索攻击:敏感案件数据泄露,司法权威性被破坏

一周政策要闻

国家标准GB/T 43557-2023《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信息报送指南》发布

近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了GB/T 43557-2023《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信息报送指南》(以下简称《报送指南》)。作为国内领先的安全运营商,聚铭网络是该《报送指南》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报送指南》描述了网络安全信息报送的信息类型、要素、格式规范,以及网络安全信息报送活动的参与角色、基本流程、报送方式;为网络安全信息报送活动中的各参与角色提供参考。

《报送指南》指出,报送的网络安全信息类型包括脆弱性信息、网络安全威胁信息、网络安全事态信息、网络安全事件信息、网络安全态势信息、网络安全资讯、其他信息等,并对各信息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据悉,该《报送指南》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息来源: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0DF2F72AE2E6403DE06397BE0A0A87C4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元旦起施行 织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体“安全网”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条例》着眼于平衡未成年人发展权和受保护权的相互关系,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和特点。保护工作不是单一主体责任,而是要实行社会共治。

对此,《条例》围绕“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重点内容,对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确定与细化。例如,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引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