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计算机系统结构真题

本文详细解答了信息技术基础题目,涵盖了微指令、寻址方式、浮点数表示、中断处理、内存管理、处理器架构、并行计算、虚拟存储、流水线设计、网络结构、多处理机系统以及相关概念如RISC、通道极限流量和多处理机并行任务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填空题

1.直接执行微指令的是

                A.硬件 B.汇编程序 C.编译程序 D.微指令程序

2. 支持动态地址定位的寻址方式是

        A.基址寻址 B.间接寻址 C.变址寻址 D.直接寻址

3.当浮点数尾数基值rm=16,除尾符外的位数机器位数为8位时,可表示的规格化最大尾数值为

        A.1/256   B.1/2   C.15/16  D.255/256

4.IBM370系统主存出错引起的中断是

        A.外部中断  B.程序性中断  C.机器效验中断  D.输入/输出中断

5.Cache存储器常用的地址映像方式是

        A.直接映像  B.全相联映像  C.组相联映像 D.页表法影响

6.通用寄存器组相关处理,不正确的是

        A.退后“分析k+1”                  B.采用“执行”指令处理

        C. 采用相关专用通路           D.需要考虑B二次相关问题

7.非线性流水是指

        A一次运算使用流水线的多个功能段

        B一次预算中要多次使用流水线某些功能段

        C流水线中某些功能段在各次运算的作用不同

        D流水线中各个功能在各次运算中有不同的组合

8.在8个单元的混洗交换网络中,1号单元传到6号单元,需要的步骤是

        A.1           B.2          C.3          D.4

9.STARAN网络是

        A.单级PM2I网络  B.多级PM2I网络 C.单级立方体网络  D.多级立方体网络

10.有关多处理机种的各自独立型操作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系统的可靠性低           B.系统的实现简单

        C.不适应分布处理          D.适用于松耦合多处理机

  • 填空题
  1. 仿真是用________程序解释,其解释程序存储于__________存储器中。
  2. 从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的角度看,由低到高的并行性等级可分_____、______、位片串字并和全并行四级。
  3. 引入数据表示的一条重要原则是看系统的笑了是否有显著提高,包括实现______和存储______是否有显著减少。
  4. 字节多路通道适用于连接大量_____速设备,通路数据宽度为______.
  5. 页式虚拟存储器页面替换算法的确定主要看主存是否有高的______,也要看算法是否便于_______.
  6. 在流水线中,如果任务(指令)流水线的顺序和流入流水线的顺序一致的控制方式,则称为______流动方式,否则称为_______流动方式。
  7. 对于8个处理单元的立方体单级网络,其互连函数有_____种,最大传输距离为_____.
  8. 阵列处理机的两种构型的主要差别在于_____的组成方式和______的作用不同。
  9. 多处理机的性能会受到任务颗粒度大小的影响,任务粒度过小,辅助开销大,系统_____低,任务粒度过大,______低,性能不会太高。
  10. 在数据流计算机中,开发并行性是用数据驱动的______方式来控制的,数据是以_____方式直接在指令之间传递。

三、简单题

  1. 简述RISC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简述通道极限流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 简述插写法的概念及其运用场合
  4. 简述多处理机在硬件结构、最大限度开发系统的并行性、任务分割三方面要解决或研究的问题。
  5. 简述多处理机并行性任务派生FORK的表述形式和含义(以M.E.Conway提出的形式进行说明)

四、简单应用题

  1. 某机器有5级中断,其中断响应次序为1->2->3->4->5,现要求实际的中断次序为4->5->3->1->2。若在运行用户程序时,同时出现1、5级中断请求,而当第5级中断处理完时,又同时出现2、3、4级中断请求,请画出机器运行程序的全过程示意图。

第一章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引论 1.2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概念 1.2.1 计算机系统中的层次概念 1.2.2 计算机体系结构 1.2.3 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技术 1.3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 1.3.1 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其发展 1.3.2 计算机的分代和分型 1.3.3 应用需求的发展 1.3.4 计算机实现技术的发展 1.3. 5 体系结构的生命周期 1.4 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1.4.1并行性概念 1.4.2 提高并行性的技术途径 1.5 定量分析技术基础 1.5.1 计算机性能的评测 1.5.2 测试程序 1.5.3 性能设计和评测的基本原则 1.5.4 CPU的性能 1.6 影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成本和价格因素 1.6.1 集成电路的成本 1.6.2 计算机系统的成本和价格 1.7 小结习题一第二章 计算机指令集结构设计 2.1 指令集结构的分类 2.1.1 指令集结构的分类 2.1.2 通用寄存器型指令集结构分类 2.2 寻址技术 2.3 指令集结构的功能设计 2.3.1 CISC计算机指令集结构的功能设计 2.3.2 RISC计算机指令集结构的功能设计 2.3.3 控制指令 2.4 操作数的类型、表示和大小 2.5 指令集格式的设计 2.5.1 寻址方式的表示方法 2.5.2 指令集格式的选择 2.6 编译技术与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 2.6.1 现代编译器的结构和相关技术 2.6.2 现代编译技术对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的影响 2.6.3 计算机体系结构对当前编译技术的影响 2.7 DLX指令集结构 2.7.1 DLX指令集结构 2.7.2 DLX指令集结构效能分析 2.8 小结习题二第三章 流水线技术 3.1 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3.1.1 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3.1.2 流水线的分类 3.2 DLX的基本流水线 3.2.1 DLX的一种简单实现 3.2.2 基本的DLX流水线 3.2.3 流水线性能分析 3. 3 流水线中的相关 3.3.1 流水线的结构相关 3.3.2 流水线的数据相关 3.3.3 流水线的控制相关 3.4 流水线计算机实例分析(MIPS R4000) 3.4.1 MIPS R4000整型流水线 3.4.2 MIPS R4000浮点流水线 3.4.3 MIPS R4000流水线的性能分析 3.5 向量处理机 3.5.1 向量处理方式和向量处理机 3.5.2 向量处理机实例分析 3.6 小结习题三第四章 指令级并行 4.1 指令级并行的概念 4.1.1 循环展开调度的基本方法 4.1.2 相关性 4.2 指令的动态调度 4.2.1 动态调度的原理 4.2.2 动态调度算法之一:记分牌 4.2.3 动态调度算法之二:Tomasulo算法 4.3 控制相关的动态解决技术 4.3.1 减少分支延迟:分支预测缓冲技术 4.3.2 进一步减少分支延迟:分支目标缓冲 4.3.3 基于硬件的推断执行 4.4 多指令流出技术 4.4.1 超标量技术 4.4.2 多指令流出的动态调度 4.4.3 超长指令字技术 4.4.4 多流出处理器受到的限制 4.5 小结习题四第五章 存储层次 5.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5.1.1 从单级存储器到多级存储器 5.1.2 存储层次的性能参数 5.1.3 “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层次 5.1.4 存储层次的四个问题 5.2 Cache基本知识 5.2.1 映象规则 5.2.2 查找方法 5.2.3 替换算法 5.2.4 写策略 5.2.5 Cache的结构 5.2.6 Cache性能分析 5.2.7 改进Cache性能 5.3 降低Cache失效率的方法 5.3.1 增加Cache块大小 5.3.2 提高相联度 5.3.3 Victim Cache 5.3.4 伪相联Cache 5.3.5 硬件预取技术 5.3.6 由编译器控制的预取 5.3.7 编译器优化 5.4 减少Cache失效开销 5.4.1 让读失效优先于写 5.4.2 子块放置技术 5.4.3 请求字处理技术 5.4.4 非阻塞Cache技术 5.4.5 采用两级Cache 5.5 减少命中时间 5.5.1 容量小,结构简单的Cache 5.5.2 虚拟Cache 5.5.3 写操作流水化 5.5.4 Cache优化技术小结 5.6 主存 5.6.1 存储器技术 5.6.2 提高主存性能的存储器组织结构 5.7 虚拟存储器 5.7.1 虚拟存储器基本原理 5.7.2 快表(TLB) 5.7.3 页面大小的选择 5.8 进程保护和虚存实例 5.8.1 进程保护 5.8.2 页式虚存举例:Alpha AXP的存储管理和21064的TLB 5.9 Alpha AXP 21064存储层次 5.10 小结习题五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6.1 概述 6.2 存储设备 6.2.1 磁盘设备 6.2.2 磁带设备 6.2.3 光盘设备 6.3 总线 6.3.1 总线分类 6.3.2 总线基本工作原理 6.3.3 总线使用 6.3.4 总线标准和实例 6.3.5 设备的连接 6.3.6 CPU与I/O处理的匹配 6.4 通道处理机 6.4.1 通道的作用和功能 6.4.2 通道的工作过程 6.4.3 通道种类 6.4.4 通道中的数据传送过程 6.4.5 通道的流量分析 6.5 I/O与操作系统 6.5.1 I/O和Cache数据一致性 6.5.2 DMA和虚拟存储器 6.6 I/O系统设计 6.7 小结习题六第七章 多处理机 7.1 引言 7.1.1 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 7.1.2 通信模型和存储器的结构模型 7.1.3 通信机制的性能 7.1.4 不同通信机制的优点 7.1.5 并行处理面临的挑战 7.1.6 并行程序的计算/通信比率 7.2 多处理机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7.2.1 集中式共享存储器体系结构 7.2.2 分布式共享存储器体系结构 7.3 互连网络 7.3.1 互连网络的性能参数 7.3.2 静态连接网络 7.3.3 动态连接网络 7.4 同步与通信 7.4.1 同步机制 7.4.2 大规模机器的同步 7.5 并行化技术 7.5.1 并行化的基本策略 7.5.2 并行语育与编译器 7.6 多处理机实例 7.6.1 Challenge多处理机系统 7.6.2 Origin 2000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