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之所以这样取名,因为我一年前写过的最受欢迎的一篇博文是《 我和刘强东的故事:他的1000亿和我的5000万》,在公司官方博客上的阅读量超过7万。
昨晚补看了蒙面歌王的决赛,不好看,不如夺冠道路上的每周一赛的歌曲更精彩;《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也一样,决赛不如之前的选拔赛好看。
夺冠只是过程的必然结果,虽有一时的快感,但过程的艰辛和曲折体验更值得回味。
创业也一样。我正处于这个过程中。
刘强东是我的创业榜样。虽然我并不感兴趣贸易和电商,但这我并不妨碍我欣赏他,学习他。
我欣赏他的创业品质和路径。
他不是爆发富,做京东之前,他已经做了十多年的贸易,打下扎实的贸易基础。我做了十多年的管理软件,从传统软件到SaaS,从Windows到Linux,从定制软件到通用工具,从注重功能到重视体验,从追求利润到追求用户量和用户价值,从写代码到搞营销,从北京到印度到上海再到北京,从运营国外软件到自主研发。
我明白了一句话:厚积薄发。
我看过王利芬对他的专访,佩服他每天召开管理晨会,十几年几乎从未停止。几乎没有成功的人不勤奋的,他也不例外。他对事业的体力和精力付出,超过任何普通员工和高管。回想自己,从小也是家长和同学们的勤奋分子。二十年来,没有停止。毕业后几乎没有过连续七天的假期。这次国庆节,在10月1日这天,我在写这些文字。
马云也是勤奋分子,我跟马云刘强东是一伙人。勤奋变成了习惯,无需督促和刺激。
从大学开始,刘强东就爱折腾。兼职赚钱。刘强东大学期间的兼职挣钱的工作是抄信封、写程序、开饭店。他是班上第二富,另类的学生。我回想自己的大学,也不走常规路线:不是外语专业,却学了日语和英语,在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大一是曾退学一段时间要下海经商,在期末考场居然给一位姓杨的同学写信,后来多门课程不及格,被留级。为了弥补过失,我同时学两个年级的课程,完成了跳级。但我放弃跳级,选择休学一年去打工,希望在毕业之前获得足够的社会经历好让我做出毕业后的去向决定。期间我做了全校最大的炊具出租生意、开钟点旅馆(那是够早了,按现在的创业思路,那是很前卫的商业模式),还卖过油饼和袜子。虽然我没有刘强东挣的多,但我也以我自己的能力,挣来了大学期间的大部分费用。(注:这一段来自上一篇文章)
在《我和刘强东的故事:他的1000亿和我的5000万》文章中,我写到我的创业梦想创业四年公司估值5000万。那是一年多前的梦想。我们公司现在的估值是5000万!在这资本寒冬的时间。
尽管资本寒冬来临,创业之路继续。
向刘强东致敬后,在2015年的国庆这一天,我想一个人做个游戏,做个算术题,做个梦:我的公司如何成为中国顶尖的管理软件公司,市值500亿美元。
大家表笑我,这只是梦想,或者空想而已,国庆节的一个娱乐节目。
团队现在员工15人,估值5000万人民币,如何要成为市值500亿美元的公司,需要走过怎样的过程。
第一步,先把人民币变成美元。就酱。
下次融资,接收美元投资,融资500万美元,估值3000万美元。明年吧。原计划年底,遇到资本寒冬,改为明年春夏吧。
(此处省略约1000字。中间内容涉及与我们同一领域内约25家公司的分析与竞争,就不列在这里了,发布在其它博客上)
我写好了梦想,回到QQ群做客服去。国庆节,我值班做客服。
梦想之路始于一行代码、一段文字、一段用户聊天。
差点忘记了刘强东。东哥,你好,衷心祝贺新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