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统计所有小于非负整数 n 的质数的数量。
示例 1:
输入:n = 10
输出:4
解释:小于 10 的质数一共有 4 个, 它们是 2, 3, 5, 7 。
思路
一种方法为暴力法,即判断当前数能不能被前面的数整除,但是这样的计算量太大了
另一种方法为埃氏筛,该算法由希腊数学家厄拉多塞(EratosthenesEratosthenes)提出,称为厄拉多塞筛法,简称埃氏筛。
这种方法不同与上一种向前遍历,是一种向后遍历的方法。先设定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isPrime,用来记录对应的数字是否为质数,设置一个res来记录质数的个数。再对2到n-1之间的数(i)进行遍历,若i为质数(isPrime[i] = 1),则res += 1,并将大于i的平方的i的倍数置为非质数,即(isPrime[i] = 0)。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ountPrimes(int n) {
int[] isPrime = new int[n];
Arrays.fill(isPrime, 1);
int res = 0;
for (int i = 2; i < n; ++i){
if (isPrime[i] == 1) {
res += 1;
if ((long) i * i < n) {
for (int j = i * i; j < n; j += i) {
isPrime[j] = 0;
}
}
}
}
return res;
}
}
线性筛
埃氏筛存在时间上的一定重复,比如12既会被2标为非质数,又会被3标为非质数,线性筛的核心思路是,使用最小的质因数来标记。
除了用来记录对应的数字是否为质数的isPrime,再给出一个用来存放质数的集合primes。当通过isPrime判断数字i为质数时,将质数放入primes中,然后通过质数集合来标记:遍历质数集合,将i与质数的乘积标记为非质数(isPrimes[i * primes.get(j)] = 0),此遍历过程在质数能够整除i时退出(是为了只使用最小质因数来标记非质数,如4遍历完2之后退出,不再遍历3,如果遍历3的话会标记12为非质数,但是12应为6通过遍历2来标记为非质数,这样才不会导致标记12的重复)。最后返回的primes.size()。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ountPrimes(int n) {
int[] isPrime = new int[n];
List<Integer> primes = new ArrayList<Integer>();
Arrays.fill(isPrime, 1);
int res = 0;
for (int i = 2; i < n; ++i){
if (isPrime[i] == 1) {
primes.add(i);
}
for(int j = 0; j < primes.size() && i * primes.get(j) < n; j++){
isPrime[i * primes.get(j)] = 0;
if (i % primes.get(j) == 0) break;
}
}
return primes.size();
}
}